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少年帝国>黄巾平定篇

诸将得了这个消息,都马上来找朱俊说我们受降吧,别再打了。朱俊却果断的道“不行!这战必须打下去。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没有固定的君主,这时候就要多拉拢人心,纳降赏附。可如今情势不同,海内一统,咱就一个铁杆皇帝,黄巾军乃是逆党。如我们接受他们的投降,势必会鼓励更多的人去造反。他们会以为造反成了就当王,如果不成就投降,反正都可以保命…所以我们必须杀进城去,把他们通通干掉”

朱俊拒绝了投降,命令部队急攻。可一连几次的冲锋,就是攻不进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俊带着疑惑,登上土山远望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原因:他的大军已把韩忠的黄巾军给逼疯了!

知道了原因,朱俊便把司马张超叫来“我们把敌人的退路给堵死了。他们不得不万众一心,死战守城。现在只要我们宣布撤退,韩忠必会认为突围时刻已到,就会率军出城。而只要他们一出来,我们便可打败他们了”张超就按朱俊说的,把命令传达下去,撤兵后退。

果然汉军一撤退,韩忠就急不可耐的冲出城来了。然而他一出城,后悔就来不及了。前后左右都被汉军给团团围住。这一战,万余黄巾军被杀。韩忠也被南阳太守秦颉所杀。

余下的黄巾军在另一个首领孙夏的率领下,杀出重围,再次还屯宛城。朱俊又命令部队乘胜攻城。未来历史的主角之一、司马孙坚第一个杀进城去。22日,宛城终于被朱俊拿下。孙夏逃走,朱俊一直追到西鄂县的精山,再度大败黄巾军,斩首万余人。

至此,黄巾军的全部主力基本被消灭干净。这是汉灵帝刘宏一生中最值得庆贺的日子,于是中平元年(184)12月29日,他下诏改元,大赦天下。

然而不久,从前线传来的一个消息,又扫了刘宏的兴致。把刘宏搞得不爽的人,竟是他曾亲口承认就像自己父亲一样的中常侍张让!

有人抓到了张让的把柄,说他有与黄巾军勾结的嫌疑。如这事成立,张让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一个天天围着拍你马屁的人,都能吃里扒外,这世界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刘宏的心里很受伤。没人能知道:在他内心深处,多么渴望这是一场误会!

是不是误会?还得问抓住张让把柄的那个人。他不是什么老江湖,而是一个真正可怕的政治新秀:豫州刺史王允!

王允,少好大节,有志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党锢大佬郭泰曾评价王允“王佐才也”

王允19岁出道,先是在郡里为吏。小黄门赵津为患县里。王允奉郡守之命讨杀。这事被赵津兄弟告到汉桓帝刘志那里。刘志立即下令将那个郡守直接下狱处死。而王允则暂时告别了官场,回去守丧。然而在汉朝士大夫们看来,王允守的不是丧,而是悲壮!因他守丧的对象,正是因诛杀宦官而被皇帝下令处死的郡守。

三年后丧期结束,王允再次回到郡里任职。很不幸,这次他又捅了一个马蜂窝。情况是这样的:郡里有个恶少,名声不好。估计走了后门,郡守要拜他为吏。王允得知此事,就去跟郡守理论。结果郡守很不耐烦的把王允抓了起来,准备干掉…可这事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州刺史得知后,派人紧急传令,封王允为别驾从事。将他救了出来。

这个马蜂窝,王允捅得有惊无险,此后就被汉朝三公一同举荐他为侍御史。接着黄巾起义爆发,王允又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去平定起义。

而王允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曾查获过一批秘密书信,其中就有张让的宾客与黄巾军通气的信件。王允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将这些信件打包,快马送到洛阳城。

刘宏收到信后,马上召张让来问话。张让一见这些信就傻了。

张让是傻了,但还没全傻掉。在刘宏身边伺候这么多年,张让的求生本能还是有一套的。再说了,黄巾军刚起义时,不也有人说过他们宦官在勾结造反吗?可结果呢?刘宏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还不是不了了之?张让相信:这次也一定能死里逃生。办法就是多叩头,多流泪,推脱责任,死活都说是被别人陷害的。

张让就如此这般在汉灵帝刘宏面前表演了一番。刘宏挥挥手道“行了,朕知道了。没你的事了,下去吧”刘宏打心眼里始终坚定的认为:张让是我爹、赵忠是我娘。爹娘怎么会出卖儿子呢?还有,张让的门客跟黄巾军勾结,这事跟张让有什么关系呢?很明显:我爹是被人陷害的!

既然没张让的事,那肯定就有王允的事了…如王允能亲眼看到这一幕,估计连死的心都有了。很快,王允就被张让诬陷下狱。

不过张让也没高兴太久。因这时正逢汉灵帝刘宏改元大赦。王允就被放出来了,且官复原职。

张让就像被什么东西耍了一下,脾气还没地方发。不过,很快他又再次成功的找到了王允的错,准备将他再关进牢里。

眼看王允就要戏剧性的二进宫了,张让应是满意的:老天爷还能再救你第二次吗?

是的!老天爷不会出面救王允两次的。张让是这样想的,杨赐也是这样想的。杨赐是官场老江湖了,宦官们那一套整人的手段,他是清楚的。他派人去告诉王允“你一个月内被逮捕了两次。依我看,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与其坐牢被辱,不如…”后面的话没说。但杨赐相信王允能明白,那是劝他自杀。


状态提示:黄巾平定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