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少年帝国>朝鲜灭亡篇

事实上,卫右渠难受,远在长安的刘彻也很不爽:他妈的!打个小小朝鲜,还出师不利?算了,还是恩威并举吧。刘彻派了一叫卫山的使者前去与卫右渠谈判:还是识相点,赶紧认个错。这样我就不打你了…一见老大给台阶下,卫右渠立马装孙子“是是。皇上天威。小臣一时糊涂犯了错,其实我早就想投降了。只是害怕荀、杨二人不肯接纳。现在有贵使带着皇上的信、节来,我正式请求投降”卫右渠并不傻。在见识到汉军的实力之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也在情理之中。当初卫右渠不答应涉何的条件,开路让诸部首领去见汉朝天子,那是因刀还没架到脖子上,当然不知道刀的可怕。现在再不松口,南越就是朝鲜的写照,东越王馀善也将是卫右渠的下场…我说这话,可不是吹的,也不是编出来吓唬人的。从匈奴到西域,再到西南夷,再到南越、闽越,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打压。这么多年,这么多地方,堂堂汉武大帝刘彻,什么时候手软过?只要他说打,什么时候有他搞不定的地方、灭不掉的敌人?卫右渠为显示诚意,决定派太子去长安向刘彻谢罪。除此之外,还向汉朝呈献战马五千匹,另给汉军补贴无数军粮。老实说,如事情能就此了结,对大家都好。可惜汉武帝那会儿的使者,似乎都有些毛病。上一位涉何是二愣子。这位卫山则是心眼太多。卫山见卫右渠这么痛快认错,心里很是怀疑。再加上朝鲜太子做了一件让他不得不加重疑心的事。这件事就是:太子不是一个人去长安的,而是让一堆人跟着。具体数字是:万余人,且全副武装。对刘彻来说,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听说。想当初河西之战时,匈奴浑邪、休屠二王也是率了几万人来向汉朝投降。而那时候的刘彻也不敢掉以轻心,不知道这投降是真是假,所以派霍去病全副武装的去迎接。幸亏是霍去病,这场投降才没出大乱子。但这次准备迎接朝鲜太子去长安的人,不是霍去病,而是荀彘。带路的不是别人,而是卫山。于是当卫山、荀彘两人看到朝鲜太子这般豪华的投降阵势时,心头犹如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他们真的很怀疑:卫太子会耍诈。借投降为名,偷袭北路汉军。卫山越想越觉不对头,终于忍不住对朝鲜太子说了一句话“既然都投降了,您过了浿水后,有我们护驾就行了。何必还带这么多人呢?就是带这么多人,也不需要全副武装啊”有些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朝鲜太子一听,一下子就觉得卫山这句话有问题“你以为我傻啊?要是这一万多人都赤手空拳了,你们荀彘有五万人刀枪在手,要是你们起个坏心眼咋办?好歹我祖上也是中国人啊,长平之战杀降的典故又不是没听过。说近的,你们涉何上次干的那事儿还想让人放心”朝鲜太子也越想越可怕,索性对卫山道“你自己回长安吧,我就不去了”说完,就带着自己人掉头回王险城了。不进贡、也不投降了!这下子,卫山、荀彘两个人傻眼了。这煮熟的鸭子也能飞?现在怎么办?万般无奈的卫山只得回长安向刘彻报告。他一报告完,刘彻就火了:大汉的脸面,都被你们这群人丢光了!连个投降的人都能被挤兑走!行了!啥话也别说了,直接拉出去砍了!可怜的卫山,就因为这么一次不成功的劝降而掉了脑袋…砍了卫山之后,刘彻派人对荀彘传话:此事办砸,我知道也有你的一份“功劳”,你要死还是要活?荀彘慌了。为免成为卫山第二,他鼓足力气,一口气攻破浿水,打到了王险城下。荀彘在王险城西北方扎营,而杨仆听说北路大军到来,亦闻风而动,在王险城南面驻军。两军会合,开始强攻王险城。荀彘抱着立功赎罪的心理努力攻城。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汉军连攻数月,竟拿不下王险城!这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荀彘郁闷了。很快的,荀彘就找到了原因。他之所以拿不下王险城,不是敌军太强,也不是他攻城能力太次,而是有一个人不配合:杨仆!荀彘发现:他的部队是拼了老命的真打,可杨仆的部队竟然是假打!奇怪了。攻南越、拿闽越,杨仆不是挺勇猛的吗?他这到底是怎么啦。难道是被朝鲜人打怕了?很快的,荀彘发现:杨仆果然是被朝鲜军打怕了。不但他怕,他的部下也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真不是一句虚话啊。想那七千兵,只一瞬间就被打得四处流窜。全都逃进了山里和海上。现在他们是回来了,可仍无法消除对朝鲜的恐惧症…被挨了一次打就怕了?怕他个球呀,至少还有我在嘛!马上的,荀彘派人向杨仆传话:兄弟,咱们这样干耗着,皇帝那边可不好说话啊。不如约个时间,早战早结束,到时我们不是就可以回家了吗?杨仆答应了…到了约战日期,荀彘准备攻城。可他发现:杨仆竟然没来!杨仆,你到底还是不是男人?这战还要不要再打?这次,荀彘几乎要跳起来骂娘了。可还没当他跳起来,就有一个消息将他吓得不敢再跳了。据说,杨仆没有配合荀彘,也不全是怕朝鲜军,而是另有所谋…曾记否:当初杨仆以绝对兵力攻打南越国都城番禺时,就数他最卖力。可最后怎么样?结果是那个路博德不动声色的,派人从西北角偷偷溜进城去招降。后来一算战功,路德博那个出力少的,捞到的好处竟比自己多!现在杨仆同志,打的就是路博德曾经用过的主意。没办法啊,自己人少,又被打怕了,不使点伎俩多


状态提示:朝鲜灭亡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