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后,皇帝和太子照例要搬去西山行宫避暑,这是上都各家都习以为常的,早在端午节前,就已经把西山别院收拾好,等到皇帝和太子一走,自家也利利落落的搬家。
被皇帝和太子冷落将近十年的周王府,搬家之时却有了点波折。周王妾室又有三人有孕,其中侧妃小朱氏已经有孕九个月,眼看着临产在及。
小朱氏是周王妃朱氏的庶妹,周家见朱氏迟迟未有孕,周王府后宅里又花团锦簇。再加上,皇帝当日许诺周王生了儿子就可以重返朝堂的事,这些年早就在上都城里传得人尽皆知。是人都知道,老皇帝这是宽纵儿子,毕竟王府妻妾成群,生个男娃儿出来还不容易么。可就是这么容易的事儿,愣是让周王蹉跎的十年。
最初之时,人们都责怪朱氏,无论她行事多么贤良大方,只要她未有孕,周王没有儿子,就说她未尽到王妃的职责,甚至连朱氏的娘家都被牵连在内,说朱家的女儿不能生孩子,朱家未嫁的小娘子那段时间都难以找到好婆家。就连老皇帝,话里话外的责怪朱氏,还私下里跟太子庆幸当初没选朱氏当太子妃。
这些年来周王为求个儿子几成疯魔,后宅中的女人多不不盛数,有好几个妾室颇为得宠,不为容貌才华之类的,只因老嬷嬷们说她们屁|股大能生儿子,就被周王百般宠幸。对于怎么耕耘都不结果的朱氏,周王后来别说睡,就连话都懒得跟朱氏多说。一个不被丈夫看重的妻子,在王府里过得很是艰难。
朱家与朱氏那段时日压力极大,没奈何只能又送了个女儿入王府,只想着无论是男是女,好歹赶快生一个,别牵连了家中其他的女孩子。小朱氏到也争气,入府不久就有了身孕。朱氏自己也有私心,想着小朱氏万一要是生个儿子,就抱到自己身边抚养,故而十分紧张。
周王府后宅女子众多,给周王生下三个女儿的侧妃王氏这些年几乎要与朱氏分庭抗礼,对于内宅掌控的不足,和内宅女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都让朱氏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让这个孩子有个什么闪失。
如今好容易小朱氏就快临产,偏偏这个时候要搬去西山。朱氏怕这一折腾对孩子有影响,便跟妹妹商量,想留在王府中生产。
小朱氏是个很懦弱的女子,对周王很是畏惧,能留下府中生产,好几个月不用见到周王,自然是欣喜的,只是她犹犹豫豫的开口:“王,王爷会同意么?”
朱氏拍拍妹妹,“我去跟王爷说。”以周王对未出生的子嗣的重视,朱氏有把握能说服丈夫。
可惜,周王不同意,一脸不耐的训道:“糊涂!父皇和太子都搬到西山,太医署自然要随行,被扔在上都的这些,半点能耐没有。万一难产,都找不到人来救。”
朱氏让丈夫说得没了主意,只能加倍小心。
周王妃这里被丈夫给了个没脸,那边就有小丫鬟飞奔着去报给王书筠知道。这些年来,王书筠生下三个女儿,虽说没有儿子,可她到是周王所有妻妾中产子最多的。看在这个侧妃是比较能生的妾室里长得最好看的,周王往王书筠这里来得很很勤。有了周王的眷顾,王书筠渐渐的不再听从周王妃的话,开始跟她互别苗头。如今,府中人都知道,王侧妃跟朱王妃不合,甚至朱王妃还要逊王侧妃一筹。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王书筠得势,王府里的下人自然有许多巴结她的。有些事情,都不用她特意派人去查,就有人会告诉她。
正倚在软塌上,看着刚满周岁的小女儿学走路的王书筠,听了这事,连眼皮都没抬,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她身边的丫鬟乖巧的行了个礼退了出去,给了报信小丫鬟赏钱打发她走了。
“娘子,这可是咱们的好机会。受了颠簸早产什么的,太正常。”王书筠身边的丫鬟笑颜逐开的道。
王书筠瞪了她一眼,“把你那小心思给我收好了,不许再露出一点儿。”周王有多重视未出生的孩子,没人比她更清楚。他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动未出的孩子,若是生出来的女孩儿,生死都懒得管了。
“可是,府中的嬷嬷都说,小朱氏怀的是个儿子。”丫鬟很是着急。现在王爷没有儿子,谁先生下儿子,便是这府里除了王爷外最有权势的那个。她们侧妃这些年已经把王妃压得喘不过气来,万一让小朱氏生下男孩儿,王妃重新得势。侧妃要被收拾不说,最危险的就是伺候侧妃的她们。
王书筠勾起一抹冷笑,“少信那些嬷嬷的话,小朱氏生男生女还未可知,不许你们对她动手,知道么!”依她看,小朱氏这胎八成还是个丫头。不但是她,还有怀着的那两个,九成九也是女孩子。这周王也不知得罪了那路神仙,皇位没了不说,连个实权王爷都当不上,早知如此,她当初就不会费尽心思的嫁进来。
王书筠每思及此,都有种悔不当初的感觉。皇帝宠妃没当上,儿子也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皇太后之类的妄想。她如今再不甘心,也只能调养好自己的身体,拼死拼活的生娃儿,最好生下周王的长子,才能把王妃彻底打压下去。妈蛋的,当不上宠妃,当不了皇太后,连个正妻都混不上,她也只能拼个落迫王府的得势侧妃了,想想都心塞。
“是。”几个丫鬟不是很甘心的应道。
就在周王府这边整理行礼,打算往西山搬的时候,太子妃再度有孕的消息,转瞬间传遍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