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间我在后宫春风得意,王后这边有沈嫔相互制衡,后宫之中仅有的可以威胁到我地位的人明争暗斗不可开交。
虽然我如今位同副后,但是我却借口不愿意协同王后主事,尽心尽力的照顾我的孩子伯服,宫外的事情我一概不去理会,形同避世的生活让我减少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少生了许多事端。
王后仍然一个人主持着后宫诸多的事宜,沈嫔也宫外自己身为诸侯的亲哥哥给大王施加压力,两虎相争,坐收渔翁之利的我的地位很是稳固,而大王很是为了后宫之事很是烦闷,但是由于王后和沈嫔都是诸侯的亲妹妹,大王也不好偏颇某一个人。
后宫不安,前朝也是不太平,北方的戎狄和西部的鄫国相互勾结,同时犯境,连夺我大周三关十一城,直逼镐京。周幽王心急如焚,前朝加后宫之事让周幽王自顾不暇。
更可气的还不是这个,由于沈嫔王后在后宫之中的争斗大王放任不管,因而这次派兵御敌的时候,申国和楚国竟然没有派遣一兵一卒,这使得原本就兵力捉襟见肘的周国更是无力御敌。
后宫的小事居然会影响前朝,腹背受敌的周朝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而前线上齐国国君在战场上浴血杀敌,急等着援军,为数不多的诸侯的兵将去姗姗来迟。
周幽王很是生气,对于楚国和申国这种不服从天子调动的不和礼节的做法,朝中的大臣更是不满,纷纷上奏弹劾。
此时又勾连到后宫,周幽王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中却很是着急,毕竟前方的姜无忌率领为数不多的士兵在镐京外死守,力保城池不失,但是楚国和申国的援军不至,纵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姜无忌也回天乏术。
这个时候楚国和申国在周幽王再三下旨下,才缓缓的派兵,姜无忌因为有了援军奋起反击,收复了城池,犬戎和鄫国被迫撤军,周朝才缓解了边关的危机。
姜无忌率领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周幽王率领了文武百官在镐京城外五十里相迎,姜无忌率领终将诸侯下马还礼,只有申国和楚国的国君在马上傲慢的还礼,周幽王很是不快。
之前迟迟不派军的事情周幽王还没有还没有追究他们两个人的责任,现在又如此傲慢无礼,仿佛解决这次危机的是他们的功劳。
回到朝中,孟子首先上奏弹劾楚国国君和申国国君大不敬,但是申候和楚侯却不以为然,朝堂上也因为这件事情陷入了激烈的争吵,周幽王虽然没有处置他们两个人,但是很是不快,在后宫之中冷落了沈嫔和王后。
一连几个月,周幽王在后宫之中没有踏入王后的凤寰中和沈嫔的悦仙宫一步,王后和沈嫔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双双休书回家让自己的哥哥到镐京认罪,但是申候和楚侯却没有将她们两个人的话放在眼里。
周幽王**幸奸臣,暗弱无能,地上诸侯上的百姓只知道自己的诸侯却不知道天子,表面强大的周朝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周幽王知道王后和沈嫔都休书回家相劝两位诸侯之后,一直满怀憧憬的等着他们上镐京请罪,本来想他们主动认罪之后就这么算了,没想到楚侯和申候狂傲自大,没有将周幽王放在眼里,感到被羞辱的周幽王火冒三丈,执意要给两位诸侯一个教训。
早朝时分,周幽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文武百官,准备削去申候和楚侯的诸侯职衔,削藩可是件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削藩要是做的不好,诸侯造反犯上作乱可能会有亡国的风险。
文人一直受到礼法教导,都纷纷赞同周幽王的想法,认为削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武将诸侯却不是这么认为,认为此举一开恐怕是伤了诸侯的心,万一诸侯拒不奉诏犯下作乱,好不容易得到的宁静的百姓又要饱受战乱之苦,不同意削藩。
周幽王知道这件事情是大事,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后宫不堪涉想。周幽王很是头疼,到我的百花宫寻求慰藉,但是因为伯服当时正在哭闹,我也无暇顾忌周幽王的感受为他分忧。
周幽王很是失落,一个人静静的回道自己的紫薇帝宫,连续几日不出来。看到周幽王如此为这件事情如此担忧,李忠贤私自跑到我的宫中让我去安慰安慰周幽王,但是最近伯服却日日粘着我,我一时间也走不开,但是周幽王那边我又不能不去,只得将伯服放在田娇那儿,让她假扮我帮忙照料抵一阵子,自己趁着这段时间赶着去周幽王的紫薇帝宫。
我命秋儿带着熬好的燕窝和一些糕点随我一起去周幽王的紫薇帝宫,想到这些天大王为了这些事情日日担忧,这段日子肯定没有吃好,带点吃食看一下周幽王。
一推开殿门,就看到周幽王头发凌乱的坐着发呆,听到门吱呀一声,才缓缓的抬头看着门口的我。
“你怎么来了?”周周幽王问道。
我看到了周幽王憔悴的样子,就想到这些天这件事情让周幽王忧心不已,我走上去,“大王,虽然国事要紧,但是身子更是要紧,大王还是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子。”虽然周幽王暗弱,但是毕竟是我的夫君,我很是为他感到忧心。
“吃不下。”周幽王摇了摇头,“妃,你来了就陪我坐坐吧。”
“是,臣妾就是来陪大王的。”我顺势坐在了周幽王的怀中,示意秋儿将吃食放在桌子上,秋儿看到我依偎在周幽王的怀里,心中很是欢喜,识趣的放下吃食离开了紫薇帝宫,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