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钱,接过铜镜,柳雅再看看自己那瘪下去的钱袋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如今又算是回到“解放前”了,如果自己想得有偏差,那估计就要从头再来了。
不过,柳雅从来不服输,也不会认命。更为重要的是,她绝对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拿着这四面铜镜,柳雅觉得这就是她的一个起点和希望。
柳雅转身要走的时候,老妪不由得又问了一句:“小姑娘,你到底要把这铜镜卖到哪儿去啊?跟你说,我在这儿摆摊可不是一天、两天喽。这集市上还就数我卖的铜镜做的最好,卖的也算是不错。可也未必就能一天卖出去四面啊。你这一下子就花了八百文钱,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啊?”
柳雅听了一笑,回头道:“阿婆,我倒是想要和您说,别急着走,兴许一会儿我还回来买铜镜呢。”
老妪不由得惊讶道:“啥?这么说,这四面铜镜都不够你卖的?”
“按理说是这样的,但如果一个时辰后我还不回来,您该收摊就收摊吧。不过,我就算是一面铜镜都卖不掉,也不会回来找您退钱的。”柳雅说完,把铜镜包在包袱里,大步的走了。
看着柳雅离开的背影,那老妪笑笑,倒是没把她的话当真。可是再想想,就等一个时辰而已,她也没有那么快收摊的,也挺希望这小姑娘再回来买她的铜镜的。毕竟赚的虽然少了点,可一天多卖掉几面铜镜,手里也多了不少活络钱。比这不能花用的铜镜可是实在多了。
柳雅带着这四面铜镜,开始朝前面大步的走。她要去找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把她手里的铜镜都卖掉的地方,而且还是要大价钱的卖出去。
集市这边不是柳雅的目标了,她看看地势,延着大路走,朝酒家、饭馆、茶楼多的地方找过去。
古代城镇规划和现代不同,是按照阶层的三、六、九等来分地域的。靠近集市虽然比较繁华,但毕竟不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喜欢待的地方。而那些门面大、招待客人层次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开在另外一条街上。
柳雅延着宽敞的石子路朝前走,见着道路两边的商铺装修更为讲究了,住宅的院落也更大了,便知道自己走对了。直到前面看到一整条街都是二层、三层的小楼,楼上楼下灯笼挂成排的地方,柳雅加快了脚步。
这条街也很繁华,但街边没有成排摆卖的摊子了,更是听不见小贩的吆喝声,反而是见着好几辆轿子从街上走过。轿子里下来的人也都是衣着考究,进哪家铺子的时候,铺子里都有伙计特意迎出门口,热情的招呼着。
柳雅延着这条街一直朝前走,终于给她找到了几间青楼。不过青楼也分好几种,有的青楼级别低,接待的都是下层的苦力、车夫。中等的,会有些小生意人来青楼找乐子,这样的青楼也顺便经营酒楼和赌场。
而级别最高的青楼,可不只是客人留宿的地方,这里有上好的酒菜、茶点,也有卖艺唱曲的姑娘。有钱的客人在这里消遣,花着钱、听着曲、喝几口小酒,再逗弄逗弄年轻漂亮、有才又温柔的姑娘,也是别有滋味。更有的商人会在这里招待客人,谈生意顺便喝花酒,和现代的高级会所是一样的功能和形式。
柳雅记着一句话:别找和尚卖梳子。那么她现在找漂亮姑娘卖镜子,不是正好合适嘛。
柳雅依次走过这几间青楼,最后选定了一家名为“红袖坊”的青楼。和别的青楼叫什么“万花楼”、“留香阁”不同,这里的门面装饰的清雅而不失气派,门口迎客的人的姑娘,而是两个整洁干净的小厮。
现在还没到晌午,这“红袖坊”虽然开着大门,却不见里面莺莺燕燕、歌舞升平。门口的两个小厮虽然站得整齐,但也无需招呼客人,只是当个门面而已。
柳雅来到门口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小厮看了看柳雅,皱起了眉头。但好在他没有开口赶人,只是往门口站了站,那意思好像是不让柳雅进门的意思。
柳雅只看了一眼,便转身走了。但不是她不进去了,而是朝后门绕了过去。她知道,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这里格格不入,加上她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模样,这大门可不是自己随便能进的。
绕到后面,果然就见找到了这红袖坊的后门。门口还有个送菜的马车,正在往下卸车上的菜,另外还有个婆子模样的妇人在计数。
柳雅来到这里,并没有立刻上前,而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直到马车上的菜筐都搬进后院了,那妇人也计数好了,才走过去道:“这位大姐,我想进去问问,这里的姐姐们要不要梳妆啊?”
“梳妆?”那妇人上下打量了柳雅一眼,笑道:“小姑娘,你会梳头还是会上妆啊?不过,我们这里的姑娘眼界可高,你要是没有一双巧手,可就别进这个门了。”
柳雅一笑,道:“大姐可是问着了,我最擅长画眉毛。上妆也会,保证把这里的姐姐们装扮的漂漂亮亮的。”
“呦,小姑娘年纪不大,可是挺会说话。跟我进来吧。”那妇人没有多问,就让柳雅跟着进门了。
其实这替人梳妆的营生一直都有,有些个手巧的姑娘梳头梳的好看,或是特别会化妆的,就会去给别人家要出嫁的姑娘梳妆,赚些个赏钱也相当可观。当然,也不是家家姑娘出嫁都有钱请人梳妆,所以平日里,更多的则是给这些要抛头露面的青楼姑娘梳妆。
柳雅跟着妇人进了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