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恐怖悬疑>炎黄档案组>第九章 云起斋记

维护小组可是一个肥差,不但工作悠闲,只需要每天上网去各大论坛贴吧逛逛,换不同的马甲去发表言论就可以。

并且收入也不菲,有工资有奖金,奖金就是根据发帖的数量,还有起到的效果给予奖励,加起来,月收入轻松过万。这种传说中工作,岂不是各位无所事事的屌丝真心向往的?但是,第九组还真没有庸才,这种工作,只有能力最差的第九组人员才会去做。

当然既轻松又安逸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说,那可真是肥差了。

我对维护小组的这种行为很不耻,玩弄普通人就那么有意思么?既然不想让大众知情,把帖子删了就是了,非要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愚弄,这种工作,就是跪着求我我也不会去做的。

把原本真实的事件,最后定义为骗局,这就是维护小组的工作。

等我把这杯浓茶泡到第三遍的时候,小张风尘仆仆赶来了。

我把这杯茶倒进另一个杯子里,递给小张,“把茶喝了,开始工作。”

小张没有丝毫怨言,开始进入看书状态。

以小张的超凡智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下大量的文字,他的记忆能力,比世界记忆大师的水平也不差。虽然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他要低调,不能参加世界各种智商比赛。

而我也并不是要让小张把整个图书馆的资料都背下来,而是要他查找有关吸脑怪的资料。

这就是所谓的阅读能力了,很多人形容一个人读书快,叫一目十行。而经常看看书的速度也非常快,一章三千字的文字,可能短短的几分钟就看完。但是,如果让你看繁体竖行的县志,一章你能看多快?

古人的文字语法,跟现代大有不同,所以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的,读古书的速度会慢的多的。

而小张作为炎黄档案的成员,定位就是勘察分析,非战斗人员,所以这其实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不但是中国的各个朝代的文言文,小张还精通十多括国外古典文字。要知道,社会的变迁,不但我们由繁体字到了今天的简体字,而国外也是一样的情况,今天用的语言文字跟以前用的,从文字到语法都有很大的差异的。

所以掌握十多门国外现在通用的语言,已经是天才了,更何况是以前的各国古典语言?

而炎黄档案小组在处理灵异事件上,经常需要查看一些古老的历史文字,所以一位语言学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小张为何加入的小组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小张的阅读速度,也大大超越了一般的一目十行。

一张书页,小张只要扫上一眼,就已经暂时储存在脑海里,包括其中的文字含义,都可以清晰的呈现出来。

世界上阅读速度最快的人,目前被社会大众已知的,是美国人霍华德.伯格每分钟读八页。读一页的时间,平均大约是七秒多。而小张大约是五秒,就可以读完一页书。

再加上,读文言文又比我们熟悉的文字,难度更大的多,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小张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老梁看到小张进来,也打了声招呼,因为我告诉他小张也是我们处的。老梁显然也是不敢怠慢,因为看我这么年轻,三十多岁就能当上处长,这在国内都是很罕见的,自然认为我的背景很深。

不过当他看到小张看书的举动时,也忍不住笑了。

哪有这样看书的,胡乱翻动,那么短的时间,连字都不一定看清,这叫看书么?

看来省里的文化处也真是胡闹,这样的人也能进来,可惜自己有真才实学的却一辈子蜗在县文化局里面,到死也不过是个科级!

短短半个小时,小张前面就摆放了一堆书,也就是说,这一堆书里面,已经排除了含有吸脑怪的资料。

我看了看,照着这个进度下去,应该很快就可以把老梁几十年收集的滇南地方县志看完。

果不其然,一个多小时后,小张说道:“纪姐快来看,我找到了。”

老梁也好奇,来到跟前,看到小张手里捧着的那本书。

这本书名叫《云起斋记》,是清朝一个号青云山人的道士所写。

这个道士非常普通,没有任何知名度,本是滇南附近的一位秀才,但是屡考不中,加上家境贫寒,也未娶妻,到后来索性出家为道士,号青云山人。

虽然出家为道士,但是他依然平时喜欢写点杂记,写点诗词,所谓闲情雅致。这本书就是他晚年所写的一些杂记,他死后,这本书却没想到能流传至今。

老梁看到这本书,连连说:“对,对,就是这本。这本书是我很早的时候收集到的,那么长时间了,我只记得这本书记载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挺有趣。这种人物传记,其实收藏价值并不大,我作为个人爱好也就放进了这里。”

我看了看这本书,确实是原稿,没有再版的痕迹。像这类没有名气的人写的传记,从古董界看,收藏的价值很低。而这种价值不大的孤本,能保存到现在也是异数了。

因为历经文化运动,能保持到现在,别说是这种孤本,就是很多当时流行的版本,都很难保持下来。

小张把原文快速的记到电脑上。

“庚申卯月,数名幼婴亡于柳井巷。吾一老友正是其仵作,告知老朽,亡婴其身完好无损,唯头颅之脑髓分毫不见。县衙老爷忧心忡忡,恐其妖祟作怪,邀吾做法。

吾做法完毕,观其婴儿脸色红润,似熟睡状,半点看不


状态提示:第九章 云起斋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