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清溟>207 清圣幽兰,怜惜无根

九里原的激战仍旧继续着,这几日的激战,北夷人死伤的人数,已经超过四万人,而潭王府的死伤也有两万余人,九里原军寨的外壕早已经被尸体堆满,两层北夷人,一层潭王府。就连木栅外围也都堆满了尸体,如同小山一般,以至于后来冲锋的士兵只要踏着这些尸体组成的梯子,就可以轻松的跳过木栅,与守军短兵相接。

琴声永不停息,对于守护此地的新军来说,那琴声是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源泉,而对于北夷人和潭王府的士兵来说,那琴声似乎就像是索命无常所用的铁链发出的声响一般。

战场还是出现了一些转机,潭王府的人,在附近的山上找到一条小路,一条直通九里原侧背的小路,虽然还是很绕远的,但绝对没有五百里那么夸张。当下裘不语就命令步战的部队绕山路去袭击九里原的侧背,当然这命令也到了潭一刀的手里,不过他看完之后,直接拒绝执行。但潭王府并非他一支步战部队,绕小路而行的部队还是出发了,未出半日,就出现在了九里原的后侧。后路被断绝了,可是妙枫的新军却没有丝毫的混乱。

更为猛烈的进攻开始了,而且是两面夹击,但凶猛的进攻却压不倒守军顽强的意志,南北夹击的两军,冲锋离得的最近的时候,仅一箭之地而已。

“单于有令,令你速速抄小路,前往七星岩方向设伏,不得有误!”一匹哨骑飞驰而来,给指挥此地北夷人作战的左贤王带来了军令。

“回告单于,就说我军大队小路难行。我军半日内就可以突破九里原。届时大队人马可以长驱直入!”左贤王说的话,其实他自己也不信,半日内突破,眼前看来,似乎是做梦,可能是和潭一刀有同样的想法。身经百战的他,也想看看,这个死战不退的殿后军队的指挥者,究竟是怎么的一个人。是不是有三头六臂。只不过五千人而已,死死的卡在九里原。自己的部队死了几万人,连进攻不利的千夫长,他就亲手杀了三个,可纵是如此。就是突不过去。他生平就没打过这样的窝囊仗,更没吃过这样的大亏。心中憋着一口气,誓要突破九里原不可。

上一个命令还未出半日,第二个传令哨骑又到了:“单于有令,令你等速速前往七星岩方向设伏,不得有误,否则提头来见!”

“提头来见?”听到这四个字后,左贤王冷笑,而后大声喊着:“回到故乡,若是让他们知道我死了几万人。却连对方统帅的脸都没看到就撤退,那时候就算是车轮高的小孩子,都会耻笑我的!”北夷人重视荣誉远远超过生命,此时此刻,左贤王早就杀红了眼,发誓要扫平九里原,哪里还管什么军令。他不再多说什么,脱去装饰用的铠甲,换上实战的铠甲,亲自率军杀入战场。

…………

三日的长途跋涉。紫宸易的大军终于到了洛水边上,洛水宽约五十余丈,紫宸易大军的先头的部队早已经架设好了浮桥,他的中军到此时。已经有部队开始陆续过河了,只不过洛水比想象的要浅上许多,只是没过膝盖而已,所以许多军士根本不走浮桥,而是直接淌水而过。

到了洛水岸边,紫宸易刚要过河。蓦然发现自己的护卫风吹尘动似乎在发呆。“尘动你怎么了?”紫宸易觉得奇怪,风吹尘动跟随他多年,从未有过如此过。

风吹尘动听到紫宸易叫他,他猛的回过神来,半跪于地道:“尘动该死,不该隐瞒陛下!”

“隐瞒?”紫宸易愈发的觉得有些奇怪。只见风吹尘动从腰间拿出一个锦囊,递给紫宸易道:“临行之时,参军曾经偷偷找过我,和我说,梁学士,不,是病梁贼可以将我军困于水网之中,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留出一条生路呢?他给了我这个锦囊,告诉我说,若是一路向南,遇见敌人的阻击,且洛水深不可徒涉的话,就无须打开,按照原来的计划撤退就可以,若是一路没有任何敌人阻挡,而洛水又不够深的话,就打开这个锦囊。我们这一路,根本没有任何的敌人阻击,而眼前的洛水又是如此的浅。是该打开锦囊的时候了。”

“嗯……”紫宸易接过锦囊,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一张地图,还有一张妙枫事先写好的字条:“敌若用兵于洛水,必借洛水之威,堵塞上游之水,待我军过半之时,放水淹之,则丘原成洪泽矣,而后十面围攻,杀绝我军。打开锦囊之时,应立即舍弃辎重,掉转方向,向七星岩,百丈坡方向撤退。两处原为敌军扎营之所在,但十面埋伏之下,兵力穷尽。臣料此兵力必最为薄弱,为敌之软腹,若有伏兵亦必是经九里原长驱而入的北夷人或潭王府所属临时补充。臣与新军所部决不让敌一兵一卒跨过九里原,陛下可放心通行,愿天佑吾皇!妙枫绝笔。”

看完这张字条,紫宸易悲恸不已,阖目摇头。他知道,妙枫在决定殿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保定了必死的决心。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不能让妙枫的牺牲没有意义,他立即下令所有过河的部队立即回撤,转道七星岩。

一切其实的确如妙枫所猜测的那样,付流尘在洛水设下了十面绝后阵,旨在紫宸易大军渡过洛水一半之时,便决开上游,而后十面掩杀,可是让付流尘偏偏没有预料到的是,九里原竟然这么久都没有攻下,更没料到左贤王竟然敢无视单于的命令。

紫宸大军改变撤退方向后不久,他们的对手就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也不管


状态提示:207 清圣幽兰,怜惜无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