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铁十字>第六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补)

昭和5年9月18日,满洲事变终于发动了,也称柳条湖事变,这段铁路确确实实是我方派工兵炸断的,当时为了粉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中方自行破坏说”、“苏联破坏说”、“赤色分子破坏说”等等,那不过是烟幕弹,当不得真的。

不过事变真发动之际,石原莞尔等人还是冒了很大风险,因为他遇到三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第一是东京来人。得知满洲方向有异动后,陆军中枢派人前来调查情况,来的是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建川美次{编者注:第一部分管作战,最有地位},建川本人知道关东军的异动,所以他来调查肯定就要回头汇报,为给石原莞尔争取时间,他故意不搭乘飞机而选择了坐船,这就额外争取了一天时间,另外抵达关东军的当天晚上,石原等人给他接风洗尘,宴会上当然是喝醉了——故意的。这一天就是9月18日,所以这个日子是很偶然挑选的。

第二是天意叵测。得知东京派人的消息后,小团体最后一次串联,9月15日,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谷正、今田新太郎等将校开了个紧急会议,研究建川部长要来的问题,认为即便他再同情,也不会装聋作哑,如果他下达命令让我们不许干,我们再干就被动了,等于和参谋本部直接顶上,这非常不利,于是板垣拿了支铅笔竖在桌子上说:“我们问天命吧,铅笔往右倒就不干了,往左倒咱们就玩命赌!”

一连试验了三次,铅笔都往右倒下去——我对这试验很好奇,我做的时候大多数也往右倒,这或许和右撇子有关,也说明板垣还不够全面细心,应该挑个左撇子来做试验的嘛!

军ren da多数时候很迷信,连续三次试验失败,大家脸都绿了,那意味着计划必须中止,连石原本人也有点动摇。但今田忽然跳了起来,涨红脸说:“你们不干我一个人干!不就是死嘛!”

这句话说完,其他人脸色马上变了,仿佛不干就变成了贪生怕死的胆小鬼,而陆军将校们在没当上将军之前都是很勇猛的,怎么能被说贪生怕死呢?今田只不过是说出了众人心中都想说的话,最后4人下定决心,要干!一定要干!

第三是兵力不足。建川部长的突然到来打乱了调度阵脚,这时候兵力还没有完全准备到位,石原直接能动用的只有将近半个大队【译者注:日军一个标准大队大约1100人】,而他要进攻的中**队驻地北大营足有数千人,真打起来我们不是对手,所以也是个大问题。

对这样的冒险我后来问过他:“您怎么考虑的,真相信这几百人能打过几千人?”

石原莞尔笑笑:“打不过的,光秀!我没这么自大!但你不要忘了,我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干,关东军上下近万部队都是支持我的。”

“那也不够。”

“够了,张学良部驻扎分散,奉天只有2个多旅,我出动2个大队足以应付。”

“可你没有2个,你只有半个!”

“qiang一响,友军就会来支援,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孤军奋战?如果帝**队也学中**搞见死不救,迟早要灭亡!”他很有把握地道,“满铁方面告诉我,他们在奉天站和租借地附近还有1000多退役的在乡军人和职员军人,必要时也可以武装起来配合我们!”

所以这件事必须说清楚,不是关东军1万多人击溃了张学良部10多万人,而是关东军这1万多加上在乡军人共将近2万人,将近1:6的差距。而且我和你们讲,一个大队对付中**一个旅还是当时的保守估计,全面战争展开后,根据前期作战总结,参谋们拟定作战计划中都是一个大队和对方一个师打平的。你说我吹牛?一点都不吹牛,板垣征四郎后来当师团长,他用半个师团横扫山西,一口气干掉中**18个师!不过不是歼灭,大部分是击溃而已。

有人会问,既然帝**队如此骁勇善战,为什么打不过中国而灰溜溜撤走了呢?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章节里详细讲述,但可以先说一句,我们打不过的是中国人,但打过中**队却没任何问题,只要不带偏见都会承认这一点——希望你们把中国人和中**之间的微妙关系搞清楚。

如果大家还想不通,我可以再举个例子:大战时候,德意很快就占领了南斯拉夫,还分割之,但塞尔维亚的治安战始终在持续,打到最后,德国全军撤退,意大利熬了几年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塞尔维亚独立也撤退了。这道理是为什么?如果你们能把这件事想清楚,大体也就能把中国的事想清楚。我就是为了把这件事弄清楚才在中国gong chan军呆了10年,但今天为止,我都不敢说我完全弄清楚了,但比大多数人认识要深刻得多——这绝不是吹牛。

师这概念很含糊,有大有小,在欧洲,标准师大概是1-1.5万人,特殊情况下2万人,德国就以1.5万人的师为主。苏联的师就要小得多,战前标准大概是1万不到,战争时期组建的就只有5000人了,所以红军师很少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基本都以军为单位,德国后来在元首提议下裁撤军一级编制转而扩充师的力量,所以德国师一级比较庞大,实力也强,装甲师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就是独步天下,鲜有对手。比装甲师更强的部队有么?有!党卫军字头师,什么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希特勒青年师那都是响当当的王牌部队,当初战争末期,德国组建了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号称


状态提示:第六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