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漫威太阳神>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封神事宜 佛门心思

“谨遵陛下旨意。”

宣读法诏,这是封神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神职的形成不只是天帝册封这么一种,你要是有本事,大可以自己形成自己的神职。就像是佛道两门里的那些个神灵一样。

当然,这么做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还不小。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无异于是在中央朝廷的统治之下,随便占了个山头去自立为王。这不仅仅是对至高统治者的挑衅,也是对整个当权集体的挑战。任何严明的统治阶层都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也就是玉帝统治的天庭太弱软弱,几乎被道门和佛门给挟持了,才会让他们私下里拥有那么多的护法神。但是即便是玉帝无能到了这种地步,那些重神的册封也依然是要从天庭,从他的手上走过正规的途径才行。

这是大义的区别,是官方认证的差距。没有天庭的诏书,哪怕是你成了神灵也只是一方淫祀的野神毛神而已。人人得而诛之,早晚被人打死。所以,只要有点觉悟的人都不会愿意这么做,他们大都会追求一封来自天庭的诏书,给自己谋求一个天庭正神的身份。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形式上的需求。宣读封神法诏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你被封了神,更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天帝的认同,获得了天庭认可的资格。和天庭众神从潜在的敌对关系变成了同事关系,这中间的区别当然不一样。

往日里宣读这种封神法诏的大都是太白金星,但是如今,太白金星肯定是不可能给周易服务的。所以这种担子也就落在了张道陵的身上。而作为一教教主,张道陵恰巧是天庭里为数不多的认识上古神文的人。所以他也不至于闹出什么乌龙,连天帝下发的任务都完不成。

而当他摊开封神法诏,看到上面的神文之后,他先是一愣,然后就连忙脸带笑意的说道。

“奉太一天帝诏令,今昭惠显圣仁佑王,二郎真君杨戬。忠义无双,英武刚烈。特敕封尔为真武荡魔大帝,司掌北方星斗,操持祸福寿数,领斗部天官之事,主持降妖伏魔,镇社群邪等一切诸天正事。封位...封位须弥山,西天佛门菩萨罗汉,悉应听其号令。而其钦哉!”

这封诏书前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后面,封位须弥山,统管西天佛门菩萨罗汉那一段,实在是让感到吃惊。就算是张道陵都压根没有想到,周易这个天帝居然在最后还阴了佛门这么一把,亏他还以为周易已经打算放过佛门了呢!

当然,身为道门教主,张道陵到并不反对周易这样的做法。甚至说,他不仅不会反对,甚至还有乐见其成。

佛道两门龌龊极多,这些年来早已经是结下了许多仇怨。虽然说如今佛门败落了,连佛祖都跟着寂灭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门就会同情他,会因为怜悯而放过他。

道统之争,可从来都是要刺刀见血的。像是如今这个场景,他们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同情,反而会想尽一切办法的要佛门打压到毁灭的地步。

这一点,佛门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们在这诏令被诵读出来的时候,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观世音就已经是率先一步的对着周易低首回应道。

“佛门愿遵陛下旨意。”

此刻观世音菩萨还跪在殿上,就好像是她还在恳求着周易放过佛门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周易似乎没有给她任何的回复。但是她心里却清楚,当周易把须弥山封给杨戬,并且让他统领佛门诸菩萨罗汉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意味着他打算放过佛门了。虽然这其中夹杂着一些羞辱和奚落的成分,但是和生存下去相比,区区羞辱又算得上什么呢?

现在可不是计较这些羞辱的时候。一旦你计较了这个,并且因为这个而开始反抗的话,那么本来就已经是陷入绝境的佛门立刻就要飞转直下,一直跌落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去了。别说这么做会触怒天帝这般可怕的人物,就是道门接踵而来的打压和迫害,都足以给佛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时候的佛门已经是承受不起任何的打击了。所以与其做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那么还不如退上一步,忍气吞声地接受天帝的安排。最起码的说,这样做还可以得到天帝的庇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道门的打压。

可以说转念之间,观世音就把一切的利害关系都盘算的清清楚楚。而她也是立刻选择了对她,对整个佛门来说最有利的一个选项。当然,她的这种选择是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的。可以想象的是,现在的佛门内部肯定会有不少人对她的这个做法持有反对的态度。但是在这个时候,她已经是顾不上这些人的反对意见了。

她是佛门四大菩萨之首,是整个佛门除了如来佛祖之外权势最重的那个人。单就这一点来说,她就有统帅佛门,替佛门在此刻做决定的资格。在她自己看来,她现在就是佛门之主。就算是有人不服她,不愿意承认她这个身份。也绝对不能改变这么一点,那就是佛门正朔现在就握在她的手上。

她和她的支持者们才是佛门存续下去的关键,只要他们存在着,佛门就有着希望,有着未来。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如果说有些人还继续冥顽不灵,直到现在都不愿意承认事实,承认佛门已经今非昔比的现状。那么她不介意做一些弃车保帅,壮士断腕的举措出来。

看不清楚现实的人是没有资格在如今的佛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封神事宜 佛门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