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抗战之最强战兵>第七十六章 激战东京(4)

坦克和装甲战车发出的巨大发动机轰鸣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战场上响起,呈箭矢状互相交叉排列的一百五十余辆坦克和装甲战车,吐着黑烟在轰鸣声中,向仍然被炮火笼罩的日军阵地冲了过去。与此同时,一个营的步兵士兵,紧握武器跟在一辆辆坦克装甲战车身后,非常谨慎的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

“八嘎,是坦克,支那人哪里来的这么多坦克和装甲车?”大群钢铁怪兽的出现,直接引起了阵地上日军的骚乱。看着距离阵地越来越近对方坦克和装甲车,只凭阵地里的轻重机枪,最多能够在对方装甲上留下一个白点,阵地里的日军军官们直接咆哮起来。“八嘎,还愣着干什么,马上用坦克炮,没有坦克炮就用步兵炮,快…”

对于军官们的命令,阵地里略带惊恐的日军士兵没有行动,反而是一脸恐慌的回答道。“大….大队长阁下….坦克炮在刚刚的炮击中被全部摧毁….步兵炮也被炸了….整个阵地,除了轻重机枪,就只剩下掷弹筒能算作远程武器了….”

部下的提醒,让阵地里日军大队长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不过,再想到出发前联队长的军令内容,一丝浓浓的杀气,直接浮现在了他的脸上。“八嘎,既然如此,还愣着干什么…把所有手榴弹全部集中起来….组建敢死队,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坦克。快,就是全部战死在这里,也不能让支那人的坦克冲上我们阵地,马上开始行动….”日军大队长一脸杀气的命令道。

一分钟之后,十多名腰缠手榴弹的日军敢死队员,就趴在了阵地前沿的炮弹弹坑内。“机枪掩护,勇士们,为了帝国,杀给给….”日军阵地里的数十挺轻重机枪在军官的指挥下同时开火,一直目视前方的十多个日军敢死队员,则抓住机会从弹坑一跃而起,向百多米开外的远征军坦克群快速冲去。

日军阵地里轻重机枪的开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装甲部队的不少注意力。但即使如此,处于整个装甲突击群两翼的装甲战车却无时无刻的警戒着正前方日军阵地的动静。阵前敢死队可不是日军的独有的战术,早在抗战之初的淞沪战场上,国军部队就曾经用敢死战术重创过日军的装甲部队。

十多名日军敢死队员,刚刚冲出藏身的弹坑,就已经引起装甲战车上机枪射手的注意。还没等身缠手雷和炸药的日军敢死队员逼近,装甲战车上的机枪射手便已经调转枪口,哒哒哒的一阵急促枪声响起,同时遭到十几挺车载重机枪的扫射,那十几个被日军寄予希望的敢死队员瞬间便消失在日军阵地之前。

看着转眼消失在自己视线中的敢死队员,日军大队长的脸马上变得铁青,咬着牙继续命令道:“第二轮敢死队员,继续上….”一轮接着一轮的日军敢死队员,在十几辆装甲战车车载重机枪的扫射下,鲜有能回身逃脱的。当然,即使他们中有人能侥幸躲过车载重机枪扫射,紧跟在战车身后的步兵突击队,也不是吃素的。

面对步兵们的半自动步枪齐射,即日军敢死队员的单兵战斗力再怎么强悍,也不可能躲过雨点般密集的弹幕。最终,整个坦克突击群,在步兵和装甲战车的密切配合之下,没有遭到任何损失,便成功突破到距离日军阵地前不到二十米的位置。“轰”“轰”……,日军阵地上响起连续的爆炸声,借助与身前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紧随其后的步兵使用火箭筒对日军阵地实施定向火力点拔除战术。

随着爆炸的持续,日军阵地上的机枪射击声渐渐由密转疏,只短短几分钟,日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数量便减少了一多半。顶着日军机枪手疯狂射来的密集弹幕,远征军装甲部队强横的攻入日军阵地,随着后续的大量步兵涌入,东京城外东西两侧的阵地相继被远征军的装甲攻击群攻破。

“报告,东线突击队已经突破日军第二道防线,部队目前没有受到太大损失。西线突击队已经越过日军防线突入东京城内,不过,在与日军巷战部队的交火中,西线突击群目前已经损失两辆坦克和三辆装甲战车。西线突击群请示,是否要暂停进攻,在稳定占领区以后,一步步向前推进?”一名作战参谋向卓飞报告道。

战幕拉开不到2个小时,东西两路突击队就在坦克装甲战车的掩护下,顺利突破日军部署在城外的脆弱防线攻入城内,如此顺利的战局,令指挥部里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认真分析一下各个部队发来的最新战报以后,才从重庆赶来的薛岳开口向卓飞建言道,“卓将军,巷战对我们的装甲部队非常的不利,你看,是不是听取一下前线指挥官的意见,让进城的装甲部队先暂停进攻?”

“不…我们现在不但不能停,而且还要加快进攻步伐。要趁着城内日军陷入混乱的有利时间,利用我们已经攻入城内的装甲部队直接将整个东京城切割成多个区域。后续进入城内的部队,则只需要按照区域,对残余的日军和反抗力量实施清剿。”卓飞一脸坚定的回答道。

看到面前不解的薛岳,卓飞开口解释道,“至于巷战对我们装甲部队不利的情况,那就要看我们怎么运用这些坦克和装甲战车。如果我们用装甲力量去跟日军进行巷战,那自然是会出现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可如果我们只是用坦克和装甲车当做是区域切割力量使用,靠着坦克和装甲车的强悍防御和破坏力,我想,日军的巷战部队是不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 激战东京(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