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抗战之最强战兵>第四十三章 会战爆发

磁山镇的战术已经持续一个星期,对于集结于磁山镇周边的华北日伪军来说,这一个星期无疑令他们终身难忘。在这一个星期里,奉命支援磁山镇的日伪军部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袭扰,尤其是他们的重火力部队,更是袭击者的主要目标,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袭击者们很是卑鄙,他们偷袭的手段各不相同,但对日伪军所造成的杀伤却是极大的。

只一个星期时间里,奉命赶来磁山镇的日伪军部队便已经突破3万人,而在这3万人当中,已经出现了超过2成的伤亡数字。遭遇袭击的日伪军部队想尽了一切办法,针对袭击者展开围剿和追击,只可惜成效不大,有时候还会再白白搭上一两支追击部队。日伪军云集磁山镇,而八路军和晋绥军方面也增兵至9个团一万余人,此外还要加上从新军抽调来的两个装甲战车团。

敌我双方兵力悬殊,重庆方面原本一再要求隐蔽在阳泉外围的新军马上对石家庄发起攻击,磁山镇的战事发生变化之后,重庆的目光随即转移到了磁山镇这里,一直停留在阳泉郊外的新军装甲部队反倒是成了原地待命的第二梯队。华北的日伪军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南下增援磁山镇,小规模的交火在磁山镇周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敌我之间自然也互有伤亡。

卓飞已经返回磁山镇,大战在即,卓飞认为有效的情报分析比加固工事要重要的多。一个星期,重庆方面便发来大量的情报,其中有华北日军的,也有欧洲的战事情报,其中最为被卓飞重视的便是日军登陆美国西海岸的相关情报汇总。日本联合舰队控制夏威夷和中途岛之后,已经连续三次运送步兵登陆美国西海岸,日本陆军的美国之旅起初并不顺利,在他们陆续增兵之后,日军已经牢牢在西海岸站稳了脚跟,眼下,登陆美国本土的日本陆军正在试图整合占领区里的工厂,企图就地生产战争所需的弹药。

登陆美国本土的日军已经站稳脚跟,这一点与卓飞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日本人对美国的本土工业体系早就已经垂涎三尺,一旦他们登陆美国本土的陆军部队从中尝到甜头,卓飞相信,日本内阁马上就会大力支持陆军继续抽调兵力登陆美国本土并扩大作战规模的计划。一支10万人的部队如果是放在中国战场并不算是大不了的事情,可那是在美国,在美国人还没有做好应对战争准备的时候,这支人数超过10万人的日本陆军将会是美国人的噩梦。

“给总部发电报,建议进驻缅甸的部队开始实施反攻计划,移民计划也要加大力度,在5月雨季到来之前,必须组织不少于百万移民南下进入缅甸。”看过瑞丽发来的情报分析汇总,卓飞随即做出回应。缅甸的局势在他离开腊戌之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在山下奉文的南方兵团在南亚搅风搅雨的时候,进驻缅甸的日军似乎并不想和独立军大起干戈。

卓飞当然知道缅甸日军是怎么想的,在日本陆军顺利登陆美国本土的消息传开之后,日本方面大受鼓舞,尤其是进驻面的这些日军部队,和美国相比,没有谁会愿意蹲守在这潮湿难耐的缅甸。眼下日军已经登陆美国并站住了脚,内阁从占领区继续抽调兵力支援美国战场已成定局,不管是中国战场还是南亚战场,那些日军可都等着能被抽调去美国作战。

“老板,缅甸那边是不是需要再等等,日本内阁的态度目前还不是很明朗,我觉得我们还需要等待,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机会。”安吉拉从瑞丽派来的副官适时的提醒卓飞不要操之过急,终极计划一直是保护伞公司的核心机密,计划成功与否已经不是卓飞一个人的事情,保护伞公司上上下下人等今后的生活和前途都要着落在这个终极计划上。

安吉拉给卓飞派来的副官是个叫克鲁夫的苏格兰人,据说此人曾经为几个美国国会议员担当过幕僚,薇薇安能够从欧洲招揽到此人,那是因为克鲁夫的妻子是个犹太人。犹太人在欧洲已经无立足之地,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两鬓已经斑白的克鲁夫并不反对为一个中国老板服务,只要这个中国老板给得起自己想要的酬劳。

“你说说你的道理?”克鲁夫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卓飞并没有感到奇怪,下令独立军在缅甸展开反攻行动,这实际并不是卓飞的本意。如果不是凑巧方面逼迫太近,蒋介石又需要一个向美国人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卓飞是不会现在就暴露出独立军实力的。太早暴露出独立军和新军的真正实力,只会令侵华日军倍加小心,这对于卓飞的终极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老板,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重点应该在磁山镇合力,重庆方面需要一个向联盟证明实力的机会,我们就给他们。情报显示,华北日伪军南下增援磁山镇的兵力已经接近3万,而且他们还会源源不断的增兵磁山镇或者邯郸。眼下八路军和晋绥军所部也已经集结超过万人规模,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不妨就在这里和南下的日伪军大战一场,毕竟我们在这里占据地利、人和的便利。”

对克鲁夫提出的建议,卓飞没有反对也没有点头,只是略有沉思的看着桌上摆着的地图。磁山镇这里不打是不可能的,只是卓飞认为集结于磁山镇的日伪军数量还不够,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数量。从新军抽调来的那两个装甲战车团是卓飞的一支奇兵,一旦动用他们,卓飞就会使出狮子搏兔之力,日伪军数量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会战爆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