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时代1958>第三百一十八掌 嘲讽着谢洛夫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从正常情况来讲,苏联和印度确实应该是朋友,两个国家没有领土纠纷,尼赫鲁虽然打压*,但在印度也属于是偏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物,按照宪法来说,印度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冷战时期的大部分时候,印度的计划经济比重也很大。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苏联和印度在冷战期间总是采取共同的立场。

苏联和中国互相提防的态度不会随着蜜月期持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两个国家会慢慢疏远,和印度相比,中国和苏联两国之间有着太多的忌惮,这个忌惮是相互的。从苏联的角度来看显而易见的威胁有两点,第一就是中国随时随地都在猛增的人口,苏联从卫国战争出生之后的人口还没有成年,而自己南边的邻居人口增长的如此之快,苏联下意识就会感到压力。

其实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并非是铜墙铁壁,如果美国人稍微聪明一点,完全可以早上十年就拆掉中苏同盟,印度的这位国防部长梅农,虽说在判断中印会不会开战这个问题上失误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竟然在这个时候就看到了中苏之间面和心不合,其实比敌对思维占据大脑的美国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那么谢洛夫将军,对于目前中国和印度目前的领土争议,你怎么看?”克里希南?梅农趁胜追击般的问道,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地位也不能算低了。听说这个部门直接对苏联领导人负责,应该知道苏联国内的倾向。

“这是你们两个国家的事情。苏联在这个问题上不持立场!”谢洛夫歪着脖子笑道。

“这么说苏联应该不会支持中国?”克里希南?梅农进一步追问道,以印度的这方面的评估,苏联因素其实是这次边界争端中印度首要的考虑因素。克里希南?梅农已经确实认识到了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远不像表面上这么和睦。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目前还在期限之内,这个因素不由得不考虑。

“我已经说了。这是你们两个国家的事情。”谢洛夫的话毫无疑问是给了在座的印度军官一个强大的信心,毕竟目标是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从独立至今印度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胜利的曙光仿佛正在向印度招手。此时的国际上印度的声望其实比中国更高,从国际环境到国内环境来看,印度人的乐观都是有道理的。

不知不觉之间,谢洛夫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印度陆军的军官,显然对于印度陆军来讲,最大的考量就是苏联的态度。他们都认为中国在没有苏联的支持之下,是不会因为一块不毛之地和印度开战的。

“谢洛夫将军,多在印度呆几天,我们对苏联朋友的到来非常欢迎!”克里希南?梅农心中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前进政策的最大绊脚石已经被搬开了。从国际局势上来讲,印度比中国好上太多,美国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只要苏联不站在中国那边就可以了。

“会的,听说喀拉拉邦的风景秀丽。人民淳朴,我准备从那里出海回到苏联!”谢洛夫举杯和印度国防部长梅农、以及印度陆军的二号人物考尔中将碰杯,最后对着身边的印度军官祝愿道。“希望印度这个古老的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干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谢洛夫羞辱的有些难堪,第二天还在新德里的谢洛夫就接到了考尔中将的邀请,前去观看印度陆军的训练计划。已经把昨天事情忘记一干二净的谢洛夫,接受了这个邀请,跟着考尔中将检阅了新德里驻军的训练,从头到尾看了一整天。

说实话谢洛夫并不知道这个年代的中国士兵是什么样子,从影像资料已经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他见过苏联红军的训练、还有克格勃下属改编成内卫军的内务部队、边防总局的边防军部队、怎么说也是挂着内卫军司令的第一副主席。倒不是完全在军事上的门外汉。

和苏联红军一比较,他就断定。如果是苏联和印度开战,从正面战场上来作战的话。不需要苏联红军、海军步兵、空降军甚至内卫军和边防军出手、内务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民防部队才应该是这些印度陆军的对手。如果这是印度陆军最精锐的部队,那一般部队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谢洛夫可以考虑把地方内务警察变成部队和印度作战。

晚上一脸欢乐的谢洛夫回到了新德里大使馆,整个一个白天,他又上演了一次变脸,对自己昨天羞辱印度陆军的行为表达了歉意。当然让谢洛夫对这样一直水准的军队进行一阵吹捧也是不可能的,见识了五花八门的枪支后,谢洛夫对印度后勤部门已经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不愧是这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门。

他见过美械师、苏械师、德械师、但一只部队能把美苏英法德的装备集齐,这个水平不由得他说上一个服字,这是要召唤神龙的节奏么?

一支军队装备着德国的重机枪、英国的坦克、苏联的步枪、法国的装甲车、将军们用着美利坚的通讯设备,这样真的不会出现问题?可能印度的集成能力比苏维埃还强也说不定。

“尤拉,似乎你很高兴?”躲在大使馆的瓦莉娅见到自己的丈夫归来掩饰不住的喜色,有些疑惑的问道,通常这个情况下男人都是因为liè_yàn成功而兴奋。可瓦莉娅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会是这样,如果没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八掌 嘲讽着谢洛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