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清云>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双奇才

能够出现这般良好的局面,张越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卫清云从中也深切体会到了,当初让张越锡随同自己留下,这个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张越锡身为祁闾国征远将军,有他的这层身份在,自是更容易号召聚集祁闾国境内的军马百姓了。此番,攻打不少城镇之时,其内守军不战而降,虽说与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在于张越锡的身份。他本身在祁闾国军中自是有一定的声望,再加上同是一国的臣民,这一点自是容易让那些降军甘心投降。

因此,大军一路下来,自愿参军的百姓滚滚而来。相应的随着大军势力的扩大,各地赶来投靠的降军以及相应分散在四下的抗日义军也越来越多。诸多势力汇聚壮大,这才导致了眼下这十五万大军的声势。

不过大军声势虽大,但本身的实力并不乐观。首先就是大军的组成成份,其中普通的百姓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些初次参军的百姓,自是没有多少的战力。再一点,至关重要的就是,大军的兵器装备实在短缺,至今能够装备大军的尚且不足一万件。余下的十几万人,皆是拿些木棍,锄头等暂时充当武器。

由于处在敌境之内,自是没有丝毫的后勤保障。因此,大军所需的一切就只能依靠自己动手了。包括粮食,兵器这些关系生死的重要物资。而这些东西,一般皆是存储在大城之内。相应的大城之中,往往皆有军械库,粮仓。而卫清云等人,一路下来,虽说攻打下了不少的小城镇,但是,由于自身物资的匮乏,又担心伤亡过大,是以根本没有前去攻打一座大城。

虽说,眼下祁闾国境内,狗日军兵力匮乏。但是,在一应大城之中,狗日军皆是分派了一定数量的军队。少则一两千人,类似祁闾国的都城,这般重要的城池之中,狗日军更是驻扎了六千之众。当然,其中除去狗日族的军人之外,相应的还包括了一定数量的祁闾国降军。类似都城之中,就有着四万祁闾国的降军。因此,若要攻打眼下的大城池,这伤亡无疑会很大。

而这几天下来,面对卫清云这支大军势力暴涨的情况。相对的,那些驻守在大城之内的狗日军,尽皆严守城池,不敢随意外出。随着,卫清云等人攻下一座座城镇,声势越发的浩荡。但是,狗日军前线大军,却是没有一丝派军前来围剿的意图。

对此,卫清云等人自也清楚。导致这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眼前九十万大军的威胁之故。是以,狗日军目前的主要精力皆是用在了他们身上。况且,别看自己等人声势浩荡,但是,对于祁闾国境内实则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那些重要的城池,至今都尚在狗日军的手中,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想来,狗日军也觉得,眼下尚且没到需要重视自己这支部队的地步。

这一日,卫清云张越锡等人在帐内商讨下一步的行军路线。突然间,有军士前来通报,说是城镇外有一支数千人马的队伍前来投靠。卫清云听闻这个消息,起初并未在意,就待令人前去,迎接对方的主事之人前来会面。只是,通报的军士接着说出,这一路人马的统领,乃是一位自称辛幼安的青年时,在座众人皆是纷纷侧目凝神了。

辛幼安,这个名字早已天下皆知!

卫清云最早得悉其人,乃是在香萱郡主给他的《兰台录》之上。当时,若不是自己的横空出世,原本《兰台录》上的首位就是这辛幼安了。

《兰台录》中对他的评价乃是:词中之龙,豪情万丈;文武德馨,举世无双!

这般评价不可谓不高。由此也可知,辛幼安其人,乃是一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奇才。更在于,《兰台录》收录他时,正是他方行加冠之礼。这般才华,更在于如此年轻,这就不得不让天下人万分感慨羡慕了。

但是,真正令辛幼安这个名字响彻天下的,尚且还是三个多月之前,发生在祁闾国历城的一件大事!

狗日军攻占祁闾国之初,国内自是有许多的反抗势力。其中大部是由祁闾国部分的将领以及手下的军士组成的义军,当然还有不少是农民甚至是绿林豪强围聚而成的反抗势力。当时,诸路义军之中,要属原祁闾国历城太守耿京领导的义军势力最为庞大,共计大军三万余众。其中,包括历城的原有军马一万人,以及四下收拢的各路溃军,以及相应参军的民壮。

当时,辛幼安率领自己组建的两千人马,闻讯前来相投。耿京素知他的才能,当即予以重任,命他为义军长史。而随后,狗日军一面继续派遣大军主力北上,一面则是抽调了两万人马前来围剿耿京所部。没成想,义军在辛幼安的有效调遣下,根据有利的地形,多方周旋巧设埋伏,不仅没有覆灭,反而使得狗日军屡屡扑空,损失数百上千的人马。

只是,随后一日,在幼安奉命联系邻郡的另一路义军时。义军之中一名偏将张安国,趁幼安不在之际,暗杀了义军主帅耿京,随之前去投靠了狗日军。义军上下因为耿京身死,幼安不在,是以当即人心大乱。三万人马纷纷人心涣散之际,再加上叛徒张安国随后亲领狗日军前来突袭,这一路义军随之彻底溃败。死伤无数,余者逃散无踪。

骤然得知这个消息,幼安自是悲愤万分,当即立誓要擒杀叛徒,替义军上下一众将士报仇。当时,身旁的将士曾进言,张安国身处两万狗日大军军营之内,防卫森严,岂是那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双奇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