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个进士

“杨延鉴,朕授予你刑部主事。”

“宋之绳,朕授予你工部主事。”

“陈名夏....”

.........

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授予李文思主事的时候,文武百官还感到一阵吃惊,当崇祯一口气授予了三个六品主事,三个七品主簿等实权职务之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吃惊了,因为,他们已经麻木了。

“石磊.......”当听到崇祯口里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认为又一个七品官员诞生了,就连一直心中忐忑不安的石磊,此时心中也一片火热,那可是七品官呀,虽然跟他的理想不相符,可这也是人生的一道亮点,无论以后怎么样,说出自己曾经得到皇帝的钦封,别人也会高看自己一眼。

只是,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崇祯并没有开口封官,而是淡淡的说道“石磊,你知道朕为什么会招你出来吗,并不是你的策论写的多好,而是你的胆大包天,先不说你先前居然在朕的抡才大典上酣睡不醒,就说你的策论上面居然敢写出迁都,如此荒谬之言,朕怎么能够不见见你呢?”

崇祯的话一说完,原本一片寂静,就连崇祯一反常态的大肆封官也没有一丝反应的文物群臣瞬间就像是进了水滴的油锅一般,猛烈的爆发了出来。

“陛下,‘天子守国门’,乃是当年成祖皇帝,留下的国策,就连当年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皇帝失陷于番邦,朝廷也没有迁都之意,反倒一心死守京城,现在虽然贼军势大,可却还没有当年的情形危及,只要徐徐图之,凭借我大明万里国土,亿兆子民,又岂是一群赤脚流寇能够动摇的,因此,还请陛下千万不要有迁都之意,否则的话,我大明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呀!”

看着面前满头白发,连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一个老头,跪在那里一边哭嚎,一边诉说,两者还非常搭配,一点都不让人感到冲突,可见,此老绝对是经常这么做的老手了。

“不错,不错,陛下,李阁老说的真是是老成谋国之言,此子一届士子,国难当头,不知以报国恩,反倒出此大逆不道之言,真应该将他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是呀,陛下,应该杀了此子以儆效尤。”

.........

看着眼前那一群胸前绣着各种飞禽走兽的人们,纷纷睁着喊着向崇祯皇帝请求杀了他,石磊的心中却一片平静,对于这些所谓的高官大臣们的想法他非常清楚,而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不轻易给朱薇媞说的原因了。

因为,了解历史的石磊非常明白现在的大明朝臣到底是一群什么德性的人,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用在他们身上那简直是非常贴切的,按照后世史书的记在,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真正愿意以身殉国的朝臣官员只有九个人,而崇祯身死之时,也只有一个王承恩在场。

反倒是平时那些被人们给称为阉宦的太监却纷纷进行了抵抗,最后身死几百人,后宫宫女也殉国七百多人,就连平时那些被朝廷苛刻对待的土绅也有几百人为大明所殉葬。

反倒是受到朝廷优待的官员,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第一时间,就纷纷列队迎接,甚至比平时面对崇祯皇帝都要恭谨热烈,而后在听到李自成愿意使用它们中的一些人继续为官之时,不惜身穿仆人的青衣小帽,来到平时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的牛金星的府门前等候挑选。

如此一群丝毫没有礼义廉耻之人,现在居然大义凌然的要皇帝杀了他,让石磊在好笑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可悲可叹的感觉。

可悲的是人们在自己私欲的面前,无论多么卑鄙无耻的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而可叹的是,大明朝传承两百多年,对于士大夫,读书人也是纷纷照顾有加,到了最后,却还比不上一个整日割地赔款的宋朝,最起码,宋朝末年,还有十万军民愿意以身殉国。

“好了,好了,各位爱卿都请起吧,朕当然知道迁都乃是自毁之道,所以,还请各位爱卿放心,朕是绝对不会迁都的。”看到反应剧烈的众臣,崇祯温言安抚的说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呀”

崇祯的话一说完,那些原本纷纷跪地哭喊的大臣,都禁不住激动的呼喊起来,仿佛崇祯做了一件多么大功德的事情。

“陛下圣明,只是,此子这次敢胆大包天的提出迁都,如果不对他做出处罚的话,天下人说不定还以为陛下也是赞同他的观点的,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臣以为将他明正典刑,如此,方能够杜绝以后再提此类事情的人出现。”就在所有官员都纷纷归为之后,就看到一个年约六十上下,身材略胖,看起来老实憨厚,可是,眼睛里却闪着寒光的官员出列开口说道。

听完这句话,石磊神情紧张的紧紧盯着这个官员,如果说着大殿里面真的有石磊认识的官员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个,一个就是他的师傅刘相彦,而另外一个就是一直视他为眼中钉的石家主母,李萍的父亲,李建了。

如果说以前的石磊在李建的眼里就是一颗石子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考中进士的石磊,就已经是一块巨石了,虽然,并不会对李建构成什么威胁,可是,对石家事情了如指掌的他,深深知道,如果石磊成长起来之后,对李萍会有怎么打的打击。

所以,一直实行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中的李建,刚好利用石磊提议迁都这件让满朝文武都抵制的事情,来争取将石磊给压下去,哪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个进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