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甜香农家>第七十四章 初见成效

秋宁面对第一批来谈订月饼的人,自然是有部必答,客客气气的。而相比之下村里有些半信半疑的人,就开始私底下开始打听了。

而这打听首选自然是秋宁住的王家人,王婆婆简直忙坏了,一个劲儿的同那些人解释。不过王婆婆想到能帮到秋宁,那态度就和软多了。人家秋宁多不容易,自个掏钱请大家尝这月饼,多不容易呀!

等到院子里人散开了,秋宁和王姐仔仔细细的算着账,想要订月饼的人家全都登记好了。

并且秋宁也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馅料。豆沙芝麻冬瓜糖的,全都有。凤宁走的是低端,所以根本进过贵的原料。

而现在订月饼的人家大概有十多户,不算是太多,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也才只有十分之一。

而这十分之一会是村里算是富裕的人家。这也合情合理,有钱人自然是敢尝试新鲜东西。

王姐看着秋宁又是写,又是算账的,忍不住赞叹:“秋宁,你怎么啥都会呀!这能写会算的,跟账房先生似的。”

秋宁放下手里的炭头笔,笑了笑“王姐,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是你小时候没机会学罢了,只要学了谁都会。不信我现在就可以教王姐你识字呀!”

王姐心里一阵激动,看着秋宁半信半疑,“真有那么容易吗?我咋听人说读书识字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呢?像我这一个乡下农妇,能学的会吗?”

秋宁让王姐逗笑了,不过也明白在乡下,不要说女人了,就是男人也没几个识字的。

这时候教书先生收的学费太贵了,乡下人家能吃饱饭的就算还行了,能交的起读书费的,那就是中产和富农了。

就像在王家村,若不是老秀才掏银子请来教书先生,村里能读书的人家就更少了。

不过老秀才脾气也太大了。所有要进学堂读书的孩子。必需要经过老秀才过目了才行。

若是老秀才觉得不行,那就不能上学。这样有点不讲道理,不过村里人却心服口服,通常让老秀才拒绝的孩子。都是平日在村里就不老实,而且并不愿意读书,只是让家人压着去的。

“王姐你还不信我吗?我一天教你两个字,一年下来你就会认六七百个字了。这样几年下来,差不多的字你都会认了。咱们也不求做诗什么的。只要不睁眼瞎就成了。”秋宁轻轻说着。

王姐这下子真觉得这识字不难了,确实,一天认两个字,几年下来会认几千个字了。

这下自己也就不会睁眼瞎了,有个会识字的娘,将来宝儿也能识字多一些。王姐可是一心想要宝儿做读书人,不要像宝儿爹一样,一辈子靠着手艺挣钱,辛苦劳作了。

“那成,秋宁你就做姐的先生。好好教我识字吧!”

秋宁婉儿一笑,“先生称不上,不过是教几个字罢了。王姐你看今日我就教你‘王’字,还有一个‘姐’字。”

王姐看着秋宁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两个字出来,没想到这两个字就是‘王姐’二字。

王姐挺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跟着秋宁一块念这两个字。秋宁教了十多遍之后,就又教王姐写这两个字。

两个大人就这样在院子里,拿枯树枝写写画画,还笑的很开怀。王婆婆哄着宝儿睡着后。出来就看到这两人,忍不住打趣“你们两人多大了,咋还跟宝儿一样玩泥巴呢?”

王姐见婆婆来了,兴奋的朝王婆婆招手。“娘,您快来看看,秋宁在教我识字呢?您要不也来跟着学学!”

王婆婆一听儿媳妇在认字,也来了兴致了,走到跟前瞧着地上画着的东西,“这就是你们识的字呀!

这画成一团的。我这一把年纪看着就眼花,宝儿娘还是你来学吧,等宝儿长大了,正好教咱们宝儿。”

“可不是娘,宝儿将来可得做读书人,可不能再像咱们这么辛苦了。”王姐一本正经。

秋宁看着王姐这样,才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如此,永远或者说时时都记着孩子,一切决定都是为了孩子。

“王姐,你可真是一个好母亲。”

王姐幸福一笑,“这天下做娘的,都是好母亲。”

王婆婆朝秋宁手里的小本子看去,“秋宁,今日订月饼的人可少?”

秋宁笑了笑,“不算太多,有十多户吧!我打算从明日开始就开工,把大家订的这些月饼全做好了。然后就是打包好,再等客人上门来拿了”

“那就好,有人订就好,等大家尝到好处了,自然订的人就多了。乡下人都是这样,该花的银子能拖一日是一日,非要等到刀口子上时,才急急的花出去。

秋宁,你听婆婆的,再等等,保管后面订的越来越多。”

秋宁想想也是,这会子让人拿银子出来,谁都会犹豫一会子,慢慢来吧,离中秋越近这生意就会越好。“婆婆我听您的,慢慢来。咱们不急,急的该是那些想必需要买的人。”

王婆婆和王姐一块笑了,可不是,这该急的人还在急呢?又想便宜又想东西好,可不只有秋宁这儿。

“秋宁说的事,咱们不急。对了秋宁姐这里也要订几包月饼,你记得给姐记上。”

“姐,你只管放心,你要多少盒秋宁都给你做好。可是就不必记在这本子上了。”秋宁依旧是那张灿烂的笑脸。

王姐知道秋宁不会收自己银子,到底有些过意不去,“秋宁,王姐这银子还是得出,哪能让你出力出银子呢?”

秋宁笑着摇头:“王姐,你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初见成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