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的一众老臣都是面面相觑,脸色在倏忽间都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安陆兴王,的确是有这么一个王爷。他远在安陆,和京城的朝臣们很少有过往来,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默默无闻的模样,低调的几乎让朝臣们都忘记了他。论起王室血脉,他的确是亲支近派,他和弘治弘治皇帝是叔伯弟兄。说起来他的儿子要比山东鲁王更近了一层。可是这样一个人要当皇上吗?
显然不行!
因为在座的众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和他有过接触,对他的脾气秉性,他的为人处世一点儿也不了解。让他当了皇帝,那自己……自己未来的日子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呀?
几乎是想都不敢想。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几个人对兴王是知道的。并且也知道这几年兴王在湖光安陆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大肆招贤纳士,扩大势力。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为当皇帝而做的准备呀。王繸竟然把他推出来了。这老王繸一向十分低调,没想到他竟然和兴王有关联。哼!不用问了,兴王一脉真若是当上了皇帝,那他王繸一定是最为受益的人。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虽然和王繸关系不错,但王繸也不会保住自己的。不行,绝对不能让老王繸得逞。
这是很多人心里的声音。
而此时的秦厉却是长出一口气,王繸终于说出来了。在这样的场合终于是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行!只要是有兴王这一票,想来太后定然会好好想想。兴王世子当皇帝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太后脸上波澜不惊,王繸说出来兴王,和刚刚王琼和陆完提出鲁王一样,她都是不置可否。
察言观色一直是秦厉的强项,秦厉还是捕捉到了太后脸色的那一抹欣喜。秦厉不禁心头一震。莫非太后心里想的也是兴王。呵呵!真若是这样的话,那对兴王绝对是有利了。
秦厉心下大定。
现场的气氛很诡异,在王繸说出兴王后陷入了沉默中,沉默的就是地上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到声音。
沉默的时间十分短暂,而后王琼第一个站起,高声道,“太后,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安陆兴王远在湖广不说,更重要他这些年一直对朝廷不甚关注,朝廷的各种事情都置身之外。由此可见,兴王一脉只是安定的过他个人的小日子,并没有鲁王的那种大气磅礴。他断然不能当皇帝,真若是让他当了皇帝,恐怕我大明朝会陷入……会陷入……会越来越落寞呀!”
乖乖隆地咚!这是什么话?你对兴王不了解就说人家当上了皇帝朝廷会越来越差劲,这也未免有点儿太武断了吧?
然而老王琼的话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附和他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乎都是说兴王一脉不适合当皇帝,唯有鲁王可当大任。乱哄哄的一片,场面眼看就要失去了控制。
张太后突然面色一寒,道,“都住嘴!本宫今日请你们来就是要商量出新皇是谁,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大家商量着办就行,没必要这样吵嚷。
鲁王也好,兴王世子也罢,他们都可以当皇帝,大家都可以说。这是我大明朝廷的未来大事,必须要放在公开公正的角度,必须要从大局着眼,真正为我大明的百姓着想。
刚才你们所说本宫定然会权衡。
你们这样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难道吵嚷了就能吵出皇帝,就能让我大明朝廷焕发生机吗?”
张太后一时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轻易不会动怒。可真若是动怒了,老臣们还都是面色骇然。新皇帝是谁先不论,这时候先惹的太后不悦了,那自己还不是要先倒霉吗?最主要的是先保住现在的地位,然后再想办法进步,掌握更多的权利。连现在都保不住了,哪里还会有未来?
朝臣们停止了吵嚷。
张太后的脸色才慢慢有了些许缓和。她又是巡视了一眼众人,而后微微闭着双目,似乎是在权衡着。现场又重新归于平静。
盏茶功夫,太后睁开了眼,眼神却是落在了秦厉身上。问道,“小厉,本宫今日叫你来议事,也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刚才众人一直在说话,本宫却是见你一致闭口不言。
小厉,你以为鲁王和兴王世子谁当皇帝合适?”
其实朝臣们吵嚷都是围绕着鲁王朱辰星和兴王世子的。太后又是这样一问,这未来的皇帝圈定在了他们两个人之中。太后其实是给秦厉出了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
刚才场面的混乱,以及太后的面色变化,秦厉一直在暗暗观察着。现下他虽然还不是能彻底了解太后的心思,但他细心的捕捉也是发现了端异。太后其实是偏向于兴王世子的。去年时候朱厚熜在皇宫里伺候太后果然没有白费,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从这点儿看这朱厚熜绝对是个有心人,他便更适合当皇帝了。
历史的改变岂能是那么简单的事?未来的皇帝是朱厚熜,这个可能还不至于偏离了轨道。但是瞧今天的架势,呵呵!朱厚熜想要当皇帝还真是要许多波折的。
想必太后叫我来便是有这个心思。
不管自己的分析对不对,总之现在可不能含糊了。必须要力挺朱厚熜了。无论从大明的未来还是天下的百姓来说,朱厚熜当皇帝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历史上,先不论朱厚熜后来怎么样,他当皇帝毕竟出现了嘉靖中兴的美好局面。单单是凭着这难得的局面,秦厉感觉他就必须要努力。
再说了,自己和朱厚熜的关系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