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重生之文娱高手>第六章 道路

早就知道这次讲座无法避免。寒假期间朱子清什么都没做,躲在家里把《论语》通读了数遍。

然后把前世看过的关于论语的研究心得全部罗列出来。以《论语别裁》为骨架,以其他相关资料为血肉,组合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

尽管有前世的的著作可供选择,但靠他一个人闭门造车想做到这一步也几乎不可能。

所以,期间他去陈启明大师家中拜访。两人畅谈数日,均觉获益匪浅。

陈启明把自己对《论语》的研究心得详细的为他讲解了一遍。让朱子清对这部中华文化核心典籍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陈启明的思路之后,在反过来去看前世的那些研究成果,又有了新的理解。

而朱子清迥异于他人的见解,也让陈启明获益匪浅。

也正是有了陈启明的帮助,他才能顺利把前世那么多不同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

一个寒假的闭关研究,对朱子清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新的《论语别裁》。而是找到了一颗向學之心。

坐拥一个世界的财富,让朱子清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但又觉得什么都想做。

他以为自己想要的是成功,是金钱。最开始写书就是为了钱,写歌也是为了钱,做生意也是为了钱。

当然,为钱并没有错。钱是一切的基础,没钱再多理想也都是空想。可是除了挣钱之外呢?难道除了钱,就没有别的理想了吗?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求。当这个需求被满足之后,人又会追求更高的需求。精神需求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需求。

那么,写书挣的钱足够他挥霍一生,生存需要已经被满足了。可是他的精神需求是什么?

他不知道,所以才会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做生意,甚至连政治上都忍不住想插一下手。

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他发现自己更加喜欢的还是写作。因此,他才会把公司交给了林宝儿管理,自己专心于写作。

但那个时候他喜欢写作,只是一种横向对比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对写作感兴趣。因为写作最轻松,还不用勾心斗角。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对其他生活方式产生了逃避心理。

可是,一个寒假的专研,让他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一部著作一点一滴在他笔下成型、成典籍。

那种喜悦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那种满足感,比创建了十个微星公司还要有冲击力。

全新《论语别裁》诞生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写作。是真真喜欢上了写作本身,而不是和以前那样只是喜欢写作的那种轻松。

所以当大家都惊讶于朱子清年纪轻轻,就对《论语》有如此深的研究的时候。他更加欣喜的是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因为准备充分,这一次讲座开的很成功。整整两个小时,除了中间休息了五分钟,朱子清整整讲了两个小时。

开讲之后,原本还不当回事的同學们全都收起了轻视之心,真正把朱子清当成了一个學者。朱子清用实力征服了所有人。

发现朱子清讲的确实精彩,很多人忍不住开始呼朋唤友。很快,一波一波的人把大礼堂挤得满满的。

后来者只能坐在台阶上,站在门口窗口。以至于大礼堂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听众。

每每讲到精彩之处,大礼堂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声音传出大礼堂,传遍整栋教學楼,传向天际。

两个小时,并不足以把朱子清版《论语别裁》讲完,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他今天所讲的只是第一章节的内容。

虽然只有一章,但已经足够表明他对论语确实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体系的研究心得。这一章,已经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听众。

随后就是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不光同學们纷纷举起了手臂,就连第一排的那些知名作家,大半都举了手。

可是,朱子清直接宣布,现在是属于同學们的时间,第一排的朋友如果有什么指教,可以私下谈。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朱子清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同學们的心坎里,为了这句话大家再次鼓起了掌。

提问环节在没有人捣乱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了下去,同學们已经被刚才的演讲所征服。所以提的问题大多都是和论语有关。

偶尔有不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震惊,然后请教朱子清是怎么學习的。

两个半小时之后,讲座正式结束。

当朱子清宣布演讲结束的时候,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整整持续了一分多钟。

对同學们的认同,朱子清也非常感动。起身连连鞠躬道谢。

讲座结束了,可它所引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风暴的起点就是那些听完讲座的學生们。

从大礼堂回来,意犹未尽或者正处在兴奋阶段的學生自然而然的打开了电脑。或表达激动之情,或分享心得,或对某些人开启嘲讽模式。

“刚从朱子清的《论语》讲座回来,真没有想到他对论语的研究如此之深。”

“一开始把他说的那么厉害,我以为是故意吹捧。今天听过讲座才知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朱子清当得起那些赞誉。”

“没有去听讲的人,你们就后悔吧。”

而那些当初反对朱子清开讲座的人也不敢示弱,发起了反击。

“对于你们这些幼儿园的小朋


状态提示:第六章 道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