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峥起床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床上,不远处胡雍祁与马诚与还在打着哈气翻看书籍,但神情极为专注,夏日太阳出来的早,晨光照进窗子,煤油灯还是亮着的,显然是二人专心于书籍,以至于忘了吹灭。
二人似乎也察觉到屋内的动静,抬头看见赵峥已经起床了,放下书籍起身执礼道:“国师安好!”
赵峥看着二人黑眼圈笑道:“你们也下去休息吧,下午还有课,可不得打瞌睡。昨夜倒是我任性了,害的你们一夜没睡,也没为你们解惑什么。”
胡雍祁连忙摇头:“国师赠书之恩,不亚于授业之功,固山怎么会如此不知好歹,只是希望以后这样通宵读书的事情时常发生。”
马诚与赞同道:“恩源亦是!”
此时一个名叫清源的小道士端着洗脸水进来,他与清尘每日轮班,今天是该他贴身伺候赵峥了。
“清源,现在什么时辰了?”
“师父,卯时六刻了。”古时将一天分为100刻,每颗接近15分钟,这卯时六刻就是后世六点半的样子。
赵峥随意的洗漱后匆匆赶去授课,授课地方的是白云宫最大一处建筑,设计的时候能够容纳一千人,采用的阶梯阶梯的建筑形式,按照后世钢筋水泥制造,自带扩音效果,但最夸张的是那些玻璃门窗,众人略略数了数这教室只怕不下百块玻璃,这白云道观的财富果然已经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说不定国师真的已经练就了炼金术,能将泥土变为黄金,才敢如此奢豪!
现在礼堂已经挤进去了两千多人,还有不少没挤进来的在门外听讲。
前来白云宫报名的日益增多,使用的教材就成了问题,尽管这个时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十分成熟了,效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但赵峥想要以后纸张书籍书籍再降低两倍,让贫苦人家也能买得起纸张书籍。
所以赵峥不得不对现在的技术进行改进,比如造纸采用了现在纸浆的制作,烘干等,让成本大大降低,只有现在五分之一,玻璃作坊也在生产这种纸张,是白云宫的收益进项之一。
至于印刷,现在已经有了泥活字印刷术,但是泥字容易损坏,且印刷不够清晰,所以赵峥略略改进制作了铅活字,比泥活字更易保存,更重要的是比泥字精细,印刷更为清晰,并制造简易的印刷机,饶是这样,赵峥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印刷上万本教材,所以就只好三个人共用一本。
整个早上,赵峥都忙着教授逻辑学的基本含义,通过这些十多天传播,前来白云宫报名的人数已经突破两万,其中半数是贫苦人家,想进来混口饭而已,且多是文盲,岁数小的去了余杭书院,读书认字,饶是经过余杭学院的过滤,白云宫现在有资格听讲的也达到一万对人。
而那些上了年纪又不识字的人,赵峥也没有将他们区分开来,让他们进入课堂,逻辑学的教授的不高深,赵峥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思维能力而已。
况且那些人也并不是全部吃白食的,上午上完课,下午这些学徒还要去白云宫做工,赵峥可不打算将白云宫仅仅打造成一座道观,而是计划将他变成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实验室,所以这里会看见高大的烟囱耸立,那正是正在修建炼钢用的火炉。
三酸二碱,这最为基础的工业原料都将在这里实验然后将技术扩散至宋国,而前期需要的人力是巨大的。而这些学徒正好和解决这个劳力缺口。
但前来白云宫求道的也不一定都是穷苦人家,其中不少商人、匠人、道士甚至郎中、不得志的士子都有,这些人可不会去修烟囱,抬石料。于是赵峥特意弄了个集诚院,那些有闲钱的人可以将钱投入功德箱内,然后做工的时候待在集诚园内,免去半天的劳役。那些捐赠的钱则会投入慈幼局的运营中。
集诚院占地六亩也不会让待在里面的人感到无聊,不仅有大量白话图书,更有瓜果茶点伺候,此次之外还有大量的科学实验。
比如国师最宝贝的那台显微镜就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能引来众多人围观使用,又比如还有打造到一半的自行车,材料、图纸都贴在了墙上,只等人锻造成功便可。又有许多植物标本,赵峥按照后世的植物学将其分类好。
集诚院的墙壁上贴满了一些奇思妙想,描绘着各种科技发展后的生活,让人如坠梦里,这个集诚院,花费了赵峥许多心思,毕竟科技的发展和推动需要这些富有的闲人去完成,赵峥的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对自然之学的兴趣。
——
赵峥一早上不厌其烦的重复了五节课,将今天的课程授完。从清晨讲了晌午已经是口干舌燥的,赵峥下课后便去食堂吃饭。
一路上遇到人的衣服都是一样的款式,共有黑白青灰四种颜色,这便是白云宫的统一的制服,无论何人进入白云宫,都要求换上白云宫的服饰,这些服饰的设计尽量以简洁,利落为主,袖口收的很小,方便动手操作,用木制的扣子系好,颇有种清爽的感觉。
不少大胆的学徒看见赵峥过来,便过来鞠躬叫了一声:“先生。”赵峥点头回应,这是赵峥规定,在白云宫内那些学徒只需称呼他先生便可。而学徒之间则提倡有表字的称呼,没有称呼俗名即可。
本来一路上前往食堂的学徒看到赵峥前去,便悄悄往后走,向另一处食堂走去。国师进食堂要和他们一样排队,还有什么比这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