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更,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马克·杜洪相信孟奇脑子里有用之不竭的金点子,也有无数的精彩故事,但是,他对“超级英雄的时代来临了”这种说法,还是持有保留态度。
不仅是他,《漫画前线》整个编辑部对这种说法的态度都非常中立、非常客观,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对于一家媒体来说,这种客观实际上恰恰是最优秀的品质。
因此,在最新一期的《漫画前线》上,马克·杜洪的独家专访文章,仍然原原本本的把弗兰克·米勒的“开放式漫画创作”的理念,以及“超级英雄时代”的言论刊载了出来。
不过,整篇文章的用词冷静得近乎冷漠,只是在客观的展示和记录。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哪怕弗兰克·米勒的言论引起了风浪,也能保证他们不处于飓风的中心。
当然,《漫画前线》也是在经得孟奇的同意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至于孟奇,他自然知道他的这些言论会引起一些议论的声音,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他本可以悄无声息的开展自己的计划,慢慢铺开,做大做强,但一些突发的情况让他心生疑惑,不得不对自己的计划进行微调,做出一些临时性的决定。
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个记者。
那天发布会上,孟奇和乔·史密斯都敏锐的察觉到那个名为乔治·卡尔记者有问题。
在发布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孟奇的授意下,乔·史密斯安排了两个人跟踪这个家伙。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真相远远超出想象。
首先,“乔治·卡尔”这个名字是个假名,而且他也不是什么记者,而是一个名叫约翰的流浪汉。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流浪汉居然不是圣安东尼奥人,甚至根本不是德州人,而是常年晃荡在波士顿街头!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流浪汉,跨越千里,从东海岸来到德州,然后再搞到一身正式的服装,混进新闻发布会现场,就为了质问抄袭的问题?
这太诡异了,太不符合逻辑了。
在乔·史密斯满脸担心的把事实真相告诉孟奇的时候,孟奇就知道,自己又被盯上了。
他对危险的警觉性告诉他,这次盯上他的人可能不是太平洋漫画公司那种蹩脚的对手了。
至少从新闻发布会这第一次交锋来看,只能算是打个平手,双方势均力敌。
但这一次,他很难轻松的把敌人从黑暗中揪出来了。
孟奇隐隐有种感觉,那是一个庞然大物,隐忍而步步为营,善战而老奸巨猾,而且还隐藏在黑暗的最深处。
这种来自未知的威胁,让孟奇很不舒服。但有一点他十分肯定,自己一定在什么地方触及到了某个群体的利益。
既然这样,孟奇干脆主动出击,引蛇出洞,尽量把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搞得声势浩大,用自己的行动去试探那些人的底线,逼迫他们再度站出来和自己交手。
只有这样,孟奇才有机会和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站在同一个擂台之上。
正因为这样,在接受马克·杜洪的专访的时候,他才会故意说出来自己的下一步打算,并同意《漫画前线》进行如实报道。
当然,孟奇的猜想没有错,马克·杜洪的专访文章刊登后,立即在业界引起了热烈的议论。
支持者们用“改革者”“先行者”之类的赞美之词形容弗兰克·米勒,认为米勒先生的这一举动将大大丰富超人的故事,让其变成一个庞大的系列,而且,如果真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超级英雄,势必会改变美漫的格局,“超级英雄时代”的来临也并非不可能,进而推动美漫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反对者们则大骂弗兰奇·米勒不思进取,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试图将其利益最大化,并声称弗兰奇·米勒的举动只会让漫画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这非但不会对振兴美漫有所帮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列出一大堆证据试图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超人带来的热潮还未退去,弗兰克·米勒和ac漫画又占据了头版头条和话题中心。
至于网络上的反应,也是喜忧参半,但是出发点却要单纯一些,毕竟粉丝们更加关注的是漫画是否好看。
在弗兰克·米勒的言论引发议论浪潮的时候,《超人》漫画的第四期的发售让这股浪潮更加猛烈、激荡起来。
这一期漫画与其他几期漫画不同的是,孟奇在杂志中间夹杂了一则招聘启事。
“加入ac漫画,你也可以创作你自己的超人!”
光这充满魄力和吸引力的标题,就足以让一大批漫画从业者心动。
而招聘内容就比较朴实了,只是简单的说明ac漫画现在急需一批编剧、画家、上色师,应聘者需要提供简历和代表作品,发至ac漫画公司官方邮箱。
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结合之前弗兰克·米勒的种种言论来看,明眼人都知道ac漫画要真正的开始行动了。
比起《漫画前线》的访谈文章,这则短短的招聘启事才更像那颗投向湖中的巨石,激起了一波又波的涟漪。
在这种时候,不管是谁,内心只有一种想法:
他真的干了?
他居然真的干了!
…………
…………
昏暗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