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玹紧紧盯着东海王:“罪臣司马炜,朕问你,你当真可以作证?”
“罪臣可以作证!”东海王伏在地上,浑身激动地颤抖,口齿却分外清楚。
司马玹的视线缓缓在下方游移:“这一十八人本已死罪难逃,既然有司马炜的证词,当年的叛乱之罪自然要一并处罚,当朝定罪处置便是。”
下方官员小声交头接耳着,殿中嗡嗡声不断,有不少人都点头认同这话。
白仰堂道:“陛下英明,只是毕竟都是藩王重臣,事关重大,老臣还是建议由王丞相和谢太尉领头,并都中各大世家族长协助,督办廷尉彻查当年江北士族叛乱一案。”
王焕之出列:“臣附议。”
王敷看到他就眼皮直跳,原本以为被杀的人忽然冒出来就吓了他一跳,现在居然还跟白仰堂凑一堆去了。
丞相总领朝政,太尉总领军政,何况还有各大世家的族长出面,这个提议的确更稳妥。
其他大臣也有赞同者,纷纷出列附议。
司马玹没有作声,手指点着金座上的扶手,似在思索。
白仰堂偷偷瞥一眼他神色,继续道:“陛下明鉴,这些叛贼会一而再再而三掀起祸事,皆因多年前没有根除之故,如今虽然悉数被擒,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陛下不能放过,否则万一以后再惹来如今这样的大动荡,世家再面临一次灾祸,恐怕就没如今这么好的运气了。”
这话真真是说到了士族们的心坎里,顿时殿中跪了一片大臣下来:“臣附议!”
王敷与身边的谢太尉对视了一眼,也都是心有余悸,叛乱的代价太大了,倘若这次庾世道换成了个莽夫,入城便杀,士族只怕早已血流成河。
于是二人也出列道:“臣也以为叛党该彻查。”
司马玹的手指骤然一停,手心里的扶手像是成了冰,让他的手指都冰凉地失去了知觉。
但他神情还很平静,在满殿跪着的人大臣等待的眼神里轻轻笑了一下:“既然如此,便依诸位爱卿所奏。”
“陛下英明!”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司马玹抬了一下手,殿中安静下来,他道:“若无他事便退朝吧,战事刚定,还有许多事情,片刻耽误不得。”
“陛下且慢。”
司马玹刚起身,脚步又停了下来。
白仰堂又在下方拱手见礼:“据东海王司马炜与那一十八个叛贼的口供,老臣要状告十三年前江北士族之乱的主谋,请陛下稍慢退朝。”
司马玹脚下未动,居高临下地看下来:“太傅要状告何人?”
白仰堂的脸从宽袖中缓缓抬起来:“老臣要状告当朝帝王,司马玹。”
满朝哗然。
司马玹脸上渐渐露出笑来:“太傅会说这话,想必是受凌都王唆使吧?那一十八个叛贼全在凌都王手中,他至今不肯退兵,如今矛头又直指向朕,莫非是有不臣之心?”
满朝皆知白檀与凌都王的关系,白仰堂帮着自己的准女婿似乎也说得过去,许多大臣也都将信将疑。
白仰堂道:“老臣只是就事论事,不希望叛乱再重演,致使山河蒙难,百姓受苦。既然陛下已经将此案交由王丞相和谢太尉等世家主审,那么老臣自然要当朝递交状述。若查清后还了陛下清白,老臣便会以妄告君王之罪论处,绝无二话。”
王敷本还以为他脑子抽了,结果看他这么认真,不禁又跟谢太尉眉来眼去地交换眼神了。
司马玹温文尔雅地笑着点头:“说的是,朕也不希望叛乱再重演,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才是。”
殿中一片沉寂,总觉得陛下话中有话。
军营里一早就开始操练了。
白檀因此被吵醒,并未睡够,浑身都还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吃饭的时候司马瑨进了帐内,搁下佩剑,坐在她身边,托着她软软的腰肢道:“若是想回东山去,我便安排士兵送你。”
白檀半闭着眼睛拨着碗里的白粥:“我哪儿也不想去,我就想睡……”
司马瑨失笑,托着她的脸捏了捏,她全然没有平时的脾气,实在还困着,一点也不挣扎。他偶然来了兴致,低头凑过来含着她的唇吻了一通,白檀被堵得喘不过气来,终于完全清醒了,捶了他一下。
“昨晚就被你们讨论的事吵得没睡好,能怪我么?”白檀嘀咕了一句。
司马瑨挑眉:“昨晚的事你都听到了?”
“嗯。”白檀啜了口粥,抬眼看他:“你之前不肯退兵,我还以为你是要动武了呢,还在担心。”
司马瑨冷笑一声:“贸然动武只会被宣扬为叛乱,届时就算司马玹认罪也只会被认为是为我所迫,并不算公诸真相。”
帐外忽然传来沉重的闷响,白檀诧异地搁下碗筷:“怎么了?”
司马瑨已经走了出去,她赶紧也跟了出去,就见护城河上的吊桥被缓缓收了起来,城门轰然一声紧紧合上了。
城头上方站着高平,声音顺风传了过来:“陛下有旨,都城叛贼已清,敕令凌都王即刻退兵回营,否则等同叛逆论处!”
白檀皱着眉看向身边,司马瑨却还在笑。
“你还笑得出来?”
“困兽犹斗,猎人自然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