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杨九鼻子动了动,有些痒,打了个喷嚏。
是不是感冒了?
他从宁王府后街走出来,看着被夕阳染红了半边的天,摇摇头,这么热的天,他怎么可能感冒。
肩上挎着书袋,心里一片轻松。这些日子杨先生没讲经义,只讲经书本身。只是为了让杨九读懂,又把圣人之言用很小白的话讲解了一番。
杨九估摸着,要是哪个老古董听到杨源这么讲解圣人之言,肯定被气得炸胡子。然而杨九懂得不能再懂,妥妥的深入浅出。
而杨源不愧是金科状元出身,绝对可以称得上博闻强识。
北走西夏、辽国、女真,南走大理,西走吐蕃,若非没有那财力物力,杨九甚至觉得杨先生肯定会想东渡扶桑。
每次杨先生说起当年四处走的时候,就说什么时候要是北齐能像唐朝那样,有繁花盛世,让各朝来参拜就好了。
每每值此,杨九心里很是一番不认同。
书越是读得多,越是听杨源说起国事家事的时候,杨九就越是觉得北齐看似朝气蓬勃平,连辽国都称臣求和了。但积若已久。且不说当今圣上如何,就说现在四分五裂的情形,首先,得收回大理,西夏,以及燕云十六州。
其次,除了辽国,还有吐蕃这么个庞然大物。
吐蕃地大物稀,生存环境恶劣,偏偏还是有肥沃且跟中原相连的地方,比如跟四川相连。四川又是天府之国,如果打到四川,就别说什么蜀道难把吐蕃给难住了。一个天府之国就能养得起一个吐蕃。
吐蕃人又凶猛,高原那么恶劣的地方都祖祖辈辈的生存,还怕一个蜀道?
然而现在北齐,一门心思跟辽国死磕。近几年辽国内乱,开始走下坡路,怕被北齐打过来,求和了,北齐的当家的就觉得外患几乎除掉,根本就没想过吐蕃这边。
“嘛,这些好像暂时都跟我没关系!”杨九揉了揉鼻子,拍了拍脸,他只是听到杨源所说的之后,有感而发。
现在他还是好好的念书,明年考府试院试,能考上个功名,再买几亩田,也不用交税什么的。
一想到税,杨九仍然觉得头疼,北齐的税好高,但有功名在身的不在此行列。还是考了功名后去买地比较划算。
从金陵城出来,风里透着丝丝的清凉,果然要到傍晚的时候回家,才会凉爽,要是申时回去,肯定会热成一条狗。
好在现在家里的所有都步入正轨,铁砂什么的暂时买不了,但吃穿用度已经是奔小康了。他也用不着再继续为了钱愁得掉头发。
“少年,你一个人回去嘛?你是哪个村的,要不跟我们一起,最近附近不安全。”走到城门口,有几个附近村子的村民看到杨九背着个书袋独自一人,便好心的说道。
“大叔,怎么了?”杨九疑惑了几许。
“昨儿附近有回家的百姓,害命了。身上的钱被抢,连卖剩下的菜都被抢了。”那不认识的大叔摇摇头。“有好几个人呐,都是人命。你这少年穿得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的,又背着书袋,必定是有些闲钱的,这么晚回去,一个人不安全。”
杨九摸了摸鼻子,大半年前他还是乞丐,这大半年的变化确实大。特别是身体,吃得太好,又天天锻炼,皮肤有小孩子独有的软糯白皙,这么看起来确实不像贫苦人家。
他谢过了这位不相识的大叔,跟着大叔一起上了牛车。
相谈几句,才知道大叔是隔壁李家庄的,顺路。
有了牛车,路途感觉短了不少。
“嘭!”车轮突然陷进一个凹陷的坑里。
那赶车的大叔连忙下了车,疑惑的说道:“奇怪,这官道上啥时候出了这么大的坑,方才我竟也没看到。”
杨九探出个脑袋,爬在牛车上,入眼的是一个刚好能陷入车轮这么个宽度的坑,略深。他双目微微闪烁,越看越觉得奇怪。
坑里陷着的车轮在赶车大叔抽打水牛的情况下被压了一次又一次。
不,不对。这些泥土实在是太新了,根本就不是天然形成的。他赶紧大叫一声,“有人抢劫!”
这话才刚吼出来,只见不远处人影攒动,如猎豹一般蹿过来,手中拿着削尖了的树枝。三个枯瘦如柴,眼中犹如财狼一般凶狠饥饿的人把牛车围住。
“把吃的东西全交出来!”其中一个人迫不及待的叫道。
杨九丝毫没有任何犹豫,赶紧把书袋里的干粮扔出去。
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这三个人。
这三人气息虚弱,双手有茧,衣衫褴褛。看起来应该是普通的百姓,然而那人拿到干粮后狼吞虎咽的,两三口吃完,另外两人如是轮流照做。
之后便让他们交出银钱。
这口音……
而他这身板……
还有这三个人的眼神……
他捏了捏拳头,果然现在不能轻举妄动。
这三人的眼神,就感觉是不要命的。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三人,就是不要命的。
“不,你们要多少吃的我都给,钱不行!”牛车上一个中年人死死的捂着自己的袋子。
杨九抚额,这话必定会激怒这三个人。
他们的牛车上有六个人,人数上肯定占优势,但是真要拼命的话,必定不行,他们手上的树枝尖锐,自己这一方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庄稼户。
他往自己的书袋摸了摸,双手愣了一下。
眼瞧见打劫的已经有人过来拽中年人。
手机阅读:http://m.50ks.cc/66909/
发表书评:http://www.50ks.cc/66909/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40.第四十章 拦路抢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三夏九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