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臣篇之宁俞(前632~前623年在任)
备。吾君不如先期而往,出其不意,入国必矣。”卫成公再次听信了佞臣歂犬的谗言,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即时起驾,提前赶回国内,好让叔武措手不及。

歂犬又向成公请求,让自己作其前驱,提前到达国内,好为成公除宫备难,卫成公答应了他。宁俞见状,急向成公奏道:“臣已与国人订期矣。君若先期而往,国人必疑。”佞臣歂犬见状,对宁俞大声喝道:“俞不欲吾君速入,是何主意?”宁俞不敢复谏,只得再次奏言:“君驾若即起发,臣请先行一程,以晓谕臣民,而安上下之心。”卫成公同意了宁俞的请求,对他说道:“卿速速赶往国内,为国人言之,寡人只不过欲早见臣民一面,并无他故。”宁俞便奉命整顿车从,先期赶往卫国。宁俞刚刚离开陈国,歂犬又对成公说道:“宁俞先行,事可疑也。君行不宜迟矣!”卫成公就催促御人,并力而驰。

公元前632年六月,宁俞提前赶到了国门,大夫长牂知道他是卫侯的使者,也不加阻拦,急忙把他放入城内。宁俞对长牂说:“君侯马上就到。”长牂心存疑惑,随即问道:“前约辛未,今尚戊辰,怎么这么快?你先入城报信,吾当奉迎君侯入国。”宁俞刚刚转身离去,前驱歂犬也率人赶到了楚丘,他匆匆对长牂说道:“卫侯就在后面,速速迎接吾君。”长牂听到这话,急忙整顿车从迎了过去,那歂犬更不答言,入城后直奔宫中而去。

为了迎接成公复国,叔武亲自督促舆隶洒扫庭除,弄得满身都是泥土灰尘,这时节正在庭院沐浴洗发,闻宁俞报言:“成公君臣已经到了都城。”叔武且惊且喜,仓卒之间,正欲向宁俞问先期之故,忽闻前驱车马之声,误以为是卫侯已到城内,心中喜极,也来不及挽髻,就用手握住头发,赶紧跑出来迎接。那歂犬远远望见叔武,就弯弓搭箭嗖的射来,一箭射中了叔武的心窝,叔武应声倒下。宁俞见状,急忙过来救扶,可哪里还来得及?可怜叔武为兄守国,又百般哀求晋侯,才使得卫成公得以归国复位,却被无端猜疑而白白殒命,呜呼哀哉!大夫元咺听说叔武被卫成公的前驱一箭射死,心中大吃一惊,他怒恨满腔,高声骂道:“无道昏君,无端猜疑,枉杀无辜,天理岂容?吾当诉与晋侯,看你的座位可坐得稳当?”他对着叔武的尸体,痛哭了一场,然后就疾奔晋国而去。

卫成公来到都城楚丘,大夫长牂连忙率人迎了过去,向成公备述了叔武迎归之事。卫成公听了,脸上现出羞惭之色,感慨说道:“吾弟果无他意。”正打算整仗进入城内,只见宁俞面带泪痕而来,将歂犬射杀叔武一事告诉了成公。卫成公急奔入朝,看见叔武两眼圆睁,死不瞑目。卫成公把叔武的头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用手抚摸着叔武的尸体,哭天抢地,涕泗交流,后悔莫及,说道:“夷叔,夷叔!我因尔归,尔因我死。”但见叔武的眼睛闪烁有光,两眼慢慢瞑合。

宁俞气愤地对卫成公说道:“不杀贼子,天理难容。”卫成公急命拘拿奸人歂犬。这歂犬正打算逃走,被宁俞派去的人擒拿归案,卫成公恨得咬牙切齿,厉声骂道:“乱臣贼子,胡乱嚼舌,谤毁吾弟,擅杀无辜,吾今日岂能容汝?”事到如今,那歂犬还想抵赖狡辩,他对成公说:“臣杀太叔,亦为君也。”卫成公再不听他分辩,喝令左右将歂犬斩首示众,又吩咐以国君之礼安葬叔武。歂犬射杀了叔武的消息传开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等到卫成公斩杀了奸人歂犬,众人的情绪才开始安定下来。

《卫国风云》之第十八回决冤狱君臣对质

卫成公自知罪孽深重,害怕遭到晋文公报复,心中忐忑不安,临近了约定日期,就不打算去了。大夫宁俞劝谏道:“不往,则益添罪过。晋讨必矣。”卫成公迫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温地赴会,大夫宁俞、针庄子、士荣等三人随同前往。到了约会日期,齐昭公潘、宋成公王臣、鲁僖公申、蔡庄公甲午、秦穆公任好、郑文公捷,陆续俱到。秦穆公任好说道:“先前践土之会,因担心路远误期,是以不果。今番愿从诸侯之后。”晋文公称谢。时,陈穆公款新卒,其子陈共公朔新立,畏惧于晋国的威摄,遂墨衰而至。邾、莒小国,无不毕集。惟许人不奉晋命,不来温地赴会。总计晋、齐、宋、鲁、蔡、秦、郑、陈、邾、莒,共是十国,先于温地叙会。卫国君臣赶到温邑,晋文公也不与相见,还派兵把他关押起来。不一日工夫,周襄王驾临温邑,各路诸侯冠裳佩玉,排列整整齐齐,舞蹈扬尘,锵锵济济,各献奇珍异物,争申地主之仪,一齐拜谒天子,争睹天颜之喜。这次朝觐周天子,比践土会盟更加严肃。

诸侯朝觐拜揖完毕,晋文公将卫国叔武的冤情告诉了周襄王,并请求让王子虎与他同断本案,周襄王答应了晋文公的请求。晋文公奉周王之命,与王子虎同到公馆审理此案,两人分宾主坐下,又以周王之命派人召来卫侯。卫成公囚服而至,两腿瑟瑟发抖,全没有了做君侯的那种威仪,大夫元咺也同时来到公馆。按照周礼的规定,君臣不便当面对质,晋文公就命针庄子代替卫侯与元咺对狱,宁俞为诉讼辅助人,卫大夫士荣担任治狱之官质证其事,晋文公和王子虎在一边旁听。卫成公立于屋外庑下,宁俞紧紧相随,须臾不离左右。

卫元咺口若悬河,就将成公出奔、


状态提示:名臣篇之宁俞(前632~前623年在任)--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