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猛士回明>第二百三十八章 政治风向标

进入工程兵部队的明军有五六万人,其他一部分人仍是选择了回乡,路振飞和黄得功还是尽量筹集了一些银两给他们发了一定的路费和安家费。

桂林近十万明军的问题解决之后,在一师的陪同下,黄得功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南宁,这儿也有六七万明军。

工程兵人数也不能太多,这里的明军只能作为建设兵团了。

建设兵团的目的地被选在琼州岛,也就是后来的海南岛。

海南岛以前是广西管辖,后来才划到了广州府名下,现在的琼州岛却基本还属于未开发状态,罗剑想尽快把这儿给开发出来。

一来这儿的气候适合粮食生产,二来也想尽快开发出来种植橡胶。

等舰队从日本返回,“岳飞”号就将远航去南美州寻找橡胶种子,而海南的热带气候正是适合种植橡胶树。

黄得功和刘肇基在南宁花费了不少功夫,琼州岛在大家的心目中仍是蛮荒流放之地,现在要这些人到那儿,这工作可真不太好做。

黄得功和刘肇基带着临时政府送来的资料,费了无数口舌,总算把南宁的明军给安抚下来,最后愿意去琼州岛的官兵也不过二万多人。

刘肇基在南宁的明军中挑了几天,也挑出了六千多人作为扩军之用。

剩下的几万明军大部分还是被发了一些银子遣散了,黄得功挑了五千多人,作为广西的守备部队。

把广西的这些明军都给解决了,黄得功和刘肇基总算松了一口气。

一师和骑兵师就在南宁城外,二师和炮兵旅在桂林城外暂时驻扎了下来,等待南京政府的进一步指令。

刘肇基和李成栋两人在广西倒没歇着,新招收的士兵正在进行强化训练,只是这人数还没有达到大都督的要求。

罗剑要求一师和二师全都扩充一倍,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与两师混编混训,等装备到位了,再分出两个作战师。

阎应元就更忙了,罗剑单独给他写了信,要求他尽可能训练培养更多的基层炮兵指挥员,看来炮兵也要大规模扩编了。

南京临时政府大都督办公室里,罗剑盯着墙上挂着的大地图,心里认真计算起来。

昨天广西问题全部解决的消息已经报过来了,南明属下的各省现在除了云南、贵州两省,临时政府的管理已经基本到位了,这些省份在明朝时期可是全国的粮仓,经济发展都是全国最好的。

今年红薯已经全部推广了开来,临时政府基本不用再为粮食担心,但各地的土地兼并现象仍是十分严重,罗剑想尽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靠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地主们自是不能直接没收了他们的土地,这点罗剑觉得不能向前辈们学习,历史背景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得不同。

但朱元璋的子孙们和以前勋贵们占有的大量土地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了,这些人有的是不劳而获得来的,有的是靠祖上军功而分封的。

随着气候和社会环境的逐步好转,以后人口会大量增长,这点罗剑自是可以想见得到,人口大量增长之后,土地不足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出来。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罗剑现在还真没想好。

干脆直接从他们手里收为国有?或者政府出钱从他们手里买回来?罗剑想了半天,都觉得有些不妥。

毕竟现在的临时政府与明朝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强行从这些人手里收回土地,肯定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弄不好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临时政府又会再起波澜。

“还是从减租减息开始吧。”罗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兴华,你说什么呢?”史可法走进来听了半截话,这才问罗剑。

“宪之兄,你来了?有事吗?”罗剑没有思考成熟,也就没回答史可法的问题。

“刘老先生快不行了,咱们去看望一下吧?”史可法对罗剑说了来意。

“啊?你说的是蕺山先生?”罗剑吃惊地问道。

刘宗周老先生到了南京之后,除了成立政府之初闹腾了一下,随后倒也安静了下来,已经很久没有带着参政院找过罗剑的麻烦了,今天罗剑才知道老先生已经病得快不行了。

“唉,是啊,老先生年纪大了,今年也有七十多了。”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

刘宗周以前虽然老是挑着罗剑的毛病,但老先生在这个时代里却有着极好的口碑。罗剑想着真实历史上刘老先生不愿降清,在家里绝食而死,对其气节也极为敬佩。

“宪之兄,我们走吧!必须去看看。”罗剑边说边朝门外走去。

在侍卫的带领下,二人很快到了刘宗周的府上。

说是府上,其实只是一个小四合院,刘宗周的家并不在南京,这个小四合院还是临时政府划拨给他的。

进了四合院,院里已经聚了不少人,看见罗剑和史可法来了,刘宗周的家人赶紧迎了上来。

“不必客气,快引我们去看看蕺山先生。”罗剑朝刘宗周的长子、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说道,刘宗周的儿孙也是不久前得知他生病的消息,才从杭州赶过来的。

在房间的床上罗剑和史可法看到了生病的刘宗周,老先生气色十分不好,脸色已经蜡黄,在床上微闭着眼睛,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精气神。

刘宗周的长子上前轻声唤着:“父亲大人,大都督和督师来看你了。”

刘宗周慢慢睁开眼睛,蜡黄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刘家人赶紧抬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八章 政治风向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