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开创汉末>第四卷 问鼎英雄(六)洪水(上)

第四卷问鼎英雄(六)洪水(上)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就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将近752443平方公里,与上千条支流和溪川相连,犹如无数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但并不代表着黄河就此可以平静下来!就在徐健成亲的前一天,黄河,决堤了!

洪水,是自然界的头号杀手,是地球最可怕的力量!碣石、东胜、等地瞬间化作乌有!到处是一片汪洋,白浪翻天,横无际涯!河水携带着泥沙,冲塌了堤坝,淹没了城市、村庄,冲毁了良田、庄家。河面上漂浮着得时百姓的家什,还有一具具尸体

一双双空洞无神的眼光无助的望着天空,雨,还在下,就像那绝望的眼泪,一直下个不停!家,没了,人,死了

“快看,是我们的军队!”,不知道是谁的一声喊叫,丝毫不亚于刚才的霹雳!早已死去的心突地一声跳动起来,望向那人手指的方向!一根小小的手指,此时不亚于黑夜中的灯塔!远处,一杆红色的徐字大旗在风雨中坚定的矗立在山巅!后面,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正飞快地向这里行进!

徐健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和两位新婚夫人在太史慈附上聊天。再怎么说俩人都是结义弟兄,相互走动很正常。消息来得很快,还是宋文试验出来的信鸽第一次执行的任务!也算是立了一大功!徐健当时就跑出太史府,飞身上马之后就外太守府狂奔!别说报信的人,就是两位新娘,也都被他晒在哪里!

“通知徐嘉、沮授、鲁肃,在一炷香,不,半柱香的功夫赶到议事厅!”徐健来到太守府,来不及勒住马匹,直接飞身下马,落地一个前滚翻后迅速跑向议事大厅,一边跑一边命令紧随其后的侍卫传令!

来到议事厅,却见徐嘉等人早就守候在此了。不只是三人,就是田丰、审配、陈宫等人都来了!一个个都有点紧张兮兮的看着急急忙忙跑过来的主公。

“命令!当地的驻军前往救援!附近南皮驻军在三天,不,两天!将粮食,被褥,水送到灾区!乐陵、乐安的驻军今天夜里就要赶到!违者军fǎ_lùn处!”徐健气都没有颤一下,直接一脚踢开大门,见到大家都在,就下令道。“水军,放弃北上的任务,全力救灾!”

“是!我现在就去下令!”信鸽现在还在试验阶段,所以这传递消息还得靠陈宫。再说,事情本来就紧急。所以陈宫当即写好命令,亲自放飞了信鸽。

“泰山、北海、历城、中山等地的百姓,让他们都伸出援助的手,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这事让报社的那些人尽快让大家都知道!”徐健想了一想,然后说道。

很快,泰山、青州、冀州等地基本上都知道了东胜这边发生的事情。而徐健在下达命令之后,带着自己的侍卫,还有一个连的狼牙快马加鞭直奔灾区。将两位刚刚成亲一天的新娘抛在家中。从他前世经历过的一些事,他知道,这自然灾害,水灾的危害之大!

天地之间灰蒙蒙的一片,雨只是比昨日笑了那么一点点。第一批到达的队伍并非是接到徐健命令的部队,而是驻守在乐安的队伍,人数只有三千人,带队的是一个校尉团长。当他听到碣石、东胜、乐安的部分地方遭受到水灾,第一时间就是聚合队伍准备救人。

这些士兵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有帮那些逃到高处的人往后撤,要想就其他的,他们根本就做不了!别说这水流湍急,就是这一片汪洋也足够阻挡他们的!

校尉团长一并令人回去禀报要求后面的队伍携带一些水上的交通工具,一边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做了几条木筏,然后另几个会水的士兵带上绳子,往前搜索,看看什么地方还有活着的人存在,尽力的救回。

徐健也是忙中出现了差错,好在审配想起来了。这次报告说发洪水的是几个地方,但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所以审配在陈宫放飞最后一个信鸽的时候交了一条命令,“迅速查清发洪水的准确地点!”所以,到南皮的部队到达乐安的时候,受灾的基本情况已经搞清楚了!等徐健率领狼牙的一个连队到达的时候,水军也接到消息后转道过来了。

面对着滔天的洪水,徐健感到又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他不懂水利,但是在前世有过这样的经历!让田丰在一座小山上坐镇指挥,自己带着狼牙就赶赴前线。

受灾最为严重的是碣石,黄河在一个弯道地方冲塌了一个大约五六米的缺口!洪水此时正肆无忌惮的从这里飞泻而去,一泻千里!要是不把这个地方堵住,那么就是乐安城也很难保住!怎么办?这里没有沙


状态提示:第四卷 问鼎英雄(六)洪水(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