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900>第二百二十六节 最后一个砝码

中国人没收了日本侨民、商人的所有财产,日本也没收了中国所有侨民、商人的财产,然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切断,无论日本人如何倾销,他们的货物也没有人敢买,因为被发现了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外界引用杨潮那次号召为标志,将此次事件称为“中日经济大绝交”!

经济大绝交一个月后,日本水泥工业陷入危机,两个月后,日本纺织工业陷入危机。

这次危机跟以前的危机还不一样,以前日本还能通过倾销和国家补贴先活下去,但是这一次他们完全看不到倾销的希望了,起码向中国倾销不可能,于是他们就开始向西方国家倾销,此举却又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对抗,先从德国开始,接着美国、法国跟进,最后连日本的盟国英国都宣布对日本纺织品加征30的特别关税,抵抗日本人的倾销。

日本人口五千万,加上朝鲜和台湾不过六七千万,而且此时日本正是工业积累时期,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因此老百姓是很穷的,日本老百姓都很穷,更不用说被压榨的朝鲜和台湾百姓了。

百姓穷就没有市场,水泥工业不用说了,纺织工业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只要他们的市场萎缩一成就足以产生危机,更何况中国市场可是占了日本纺织业的三成以上,日本三百万纱锭中,至少有一百万的产量是卖到中国了。

而这一百万的市场空包,英国人会吃掉一点,然后大部分会被张謇他们吃掉。

按说如此严重的危机,换做其他国家肯定会发动战争了,可是日本人忍住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跟英国人交涉,希望得到英国人的保证,但是英国人可不敢给他们保证,他们知道只要他们给了日本人保证,日本肯定会发动战争,英国人自己都不敢保证卷入这场战争的后果。所以不敢冒险。

日本得到保证,就不敢冒险独抗中美德三国,就只能继续隐忍。

国内危机深重,各阶层矛盾重重。普通工人对垄断财阀极为不满。

政府则拼命的引导舆论到中国身上,告诉国民都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挑衅,他们才过的这么辛苦。

可是政府的引导,却增强了日本百姓的仇华情绪,更加强烈的要求政府对中国开战了。

海军是不能打的。打旅顺是白打,两侧跟俄国人的战争表明,旅顺是不可能从海上攻陷的。

所以日军打算从陆地上试探一下。

日本人选择的方向是黑龙江流域,他们的一小股部队度过了黑龙江,从海兰泡摸到了黑河,结果早就被盯上了,双方爆发了一场冲突,日本损失了大半兵力后,逃过了黑龙江。

杨潮敢这么玩,肯定早就让吴佩孚做好准备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重点区域。

日本人发现中国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感觉到陆地战争想要获胜不是那么容易,于是暂时按捺住了。

而杨潮却大肆渲染日本的这次偷袭,邀请了许多记者前往东北,向他们展示日本士兵的尸体。

此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日本人的尸体还烂不了,同样也是因为寒冬,他们才能从冰冻的黑龙江上轻松过来。

展示了尸体之后,杨潮让外交部向日本发出措辞强硬的抗议,要求日本军队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接着杨潮以此为借口。宣布东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在东北各地宣扬战争威胁,让过了几年好日子的老百姓恐慌不已,接着开始大肆招兵。

经过日俄战争、东北战争洗礼的东北百姓。已经有了参军保卫家乡的概念,也信任杨潮能带领他们大胜仗,于是一个个曾经当过兵的年轻人又背起行囊出发了,没有打过仗的年轻人也纷纷参军。

一个月就招募到了十万人,但是杨潮还是觉得不够,必须得黑龙江解冻。北方海域解冻之前,招募一百万大军,否则日本如果到时候突然发动地面攻击,对东北局势十分不利。

东北冲突的爆发,让很多人都打了一个哆嗦,真担心战争会就此爆发,但是看到日本人并没有接下来的动作,才放心下来,很多人都想到,至少得等黑龙江进入夏天才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

同时两国国内的舆论持续发酵,互相仇恨的情绪到了极点。

日本老百姓对中国的恨意异常的深重,在日本的炮哥他们都不敢随便出门了。

但此时炮哥还不肯离开日本,因为随着中日之间的冲突,他越发的奇货可居,日本人各方人物都待他如上宾,日本人极其渴望炮哥回国发动一场革命。

炮哥却觉得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机会,他很清楚此时国内的舆论已经被引导到中日冲突上来了,年轻人确实好忽悠,但是你得顺着他们,就像宋教仁被刺杀,你很容易煽动年轻人仇恨袁世凯,但是此时中日在对峙,煽动年轻人打砸日本商铺容易,煽动他们造反起义很难。

炮哥在日本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可以利用的棋子,暂时利用不上他们也不在乎,日本人继续外交活动。

不但跟英国人还开始跟法国接触,虽然这次是中日在对峙,但背后可是两个同盟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一个是中美德同盟,而法俄同盟此时站在中间,地位超然。

日本接触法国,到没有天真到想要拉拢法国,他们抢了俄国人那么多领土,指望法俄同盟帮他们,那是不可能的。

日本人只想得到法国一个保证,当中日开战的情况下,法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六节 最后一个砝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