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德一直以来都很保护和凯特的这段恋情,包括这段时间不与凯特见面也是为了防止恋情曝光,但他根本没想到两人之前在美国牵手逛街时居然被人偷拍了。
当时那名记者并没有认出裘德,只觉得戴着墨镜的凯特很有明星范,随手就按下了快门。
这张照片都没有冲洗出来,一直就存在胶卷里,等到《两杆大烟枪》宣传开始,有一次裘德穿了和那次吃饭一样的衣服参加活动,然后才被这个记者认了出来。
照片一见报,凯特的身份很快也被曝光。
从牛津退学后的首部电影就是由英国著名导演肯尼斯-布莱纳执导,对戏全都是大牌演员,而且还参加了裘德第一部电影的拍摄。
这样的从艺经历一被曝光,总算找回一点面子的英国媒体立刻就不再继续纠结裘德美国人的身份,反而热衷地讨论起凯特的事情。
恋情曝光后的好处是裘德和凯特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回避”对方,麻烦却是蹲守在裘德租住公寓楼下的记者比之前多了一倍。
因为走到那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裘德和凯特这两天都没办法出门,只能待在房间里等cineoe那边的消息。
期间裘德接受了一次泰晤士报的专访,本来说好是只采访他的,可是那位记者进门后发现凯特也在,立刻要求连同她也一并采访。
裘德征求凯特的意见后答应了这个要求,不过只允许对方在采访中问一个私人问题。
“你怎么看待自己和裘德现在这段感情?”
裘德没想到对方一上来就是这个问题,转头有些无奈地看着凯特,“需要我回避吗?”
凯特按住裘德的手,摇摇头说:“当然不用。”
两人甜蜜对视了数秒钟后,凯特这才开始回答记者的问题。
“其实我很不希望我和裘德的关系被大家知道,或者说不希望这么快就被大家知道。我当然为裘德现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想借他来成名,我希望大家知道我是因为我的作品,而不是因为我的男朋友。”
《泰晤士报》的这位记者一边飞快记录下凯特的回答,一边把提问的对象转向裘德。
“那么洛克先生你呢?”
“见到凯特的第一眼,我就被她深深的吸引,尽管当时我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裘德说这里,停下看了凯特一眼,“后面我们一起合作了我的第一部电影,凯特把它推荐给了肯尼斯-布莱纳先生,这件事帮了我的大忙,或者说没有凯特的帮助,可能我现在第一部电影都还没有找到发行商,更不要说坐在这里接受你的采访。包括最近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来英国拍摄这电影,其实真正原因就是在伦敦拍摄的话,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凯特见面,后面交往的过程我就不多叙述了,总之结果你已经看到,凯特成了我的女朋友,这应该是我到英国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
那位《泰晤士报》的记者停下笔,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裘德。
“比电影在票房上获得成功更重要?”
“这算第二问题吗?”裘德笑着提醒对方。
对方耸耸肩,“我只想确认一下。”
“那我们接下来可以聊电影的事了吗?”裘德继续又问。
“我去给你们准备咖啡。”凯特起身离开客厅,虽然有些遗憾,但那位《泰晤士报》的记者还是话题转到了《两杆大烟枪》这部电影上。
就在这边采访进行的同时,cineoe的评分报告已经送到了谢伊-怀特的办公桌上。
带来这份报告的是cineoe的经理级别的一位负责人,名叫詹姆斯,他向谢伊细致地讲述这次在英国进行问卷调查的详细经过。
“27日电影首映当晚,我们选择了英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城市,随机选择了50家影院,总共发放2056份调查问卷,最终收回1876份,其中有效问卷1835份,最终评分a-。”
谢伊放下手里的评分报告站起身,看着站在办公桌对面的詹姆斯。
“我从不怀疑cineoe评分的专业性,但是詹姆斯先生这次过来,应该不止是为了告诉我这么一个结果,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这部电影票房预测的数字。”
“当然。”
詹姆斯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更厚的文件,递到谢伊面前并解释说:“这是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出来的影片观影人群的年龄分布、同档期上映电影的竞争调查以及看完电影之后是否会选择再购买或是租借录影带的可能性分析,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部电影在英国最终可能获得1500万英镑的票房收入。”
谢伊眼角不自然地跳动了一下,1500万英镑换算成美元就是3000万,按照和英国院线的分账比例,最终新线可以拿到1200万美元,这样就已经把之前电影拍摄投入的200万美元以及后来投入1000万美元的宣传资金全部收回,未来北美以及其他海外市场的票房分账就成了净收益。
不过一想到这笔钱首先要被裘德分去13,谢伊就忍不住一阵肉痛,当初爽快的答应裘德的分账要求时,他可没有想过这部电影会这么赚钱。
对面詹姆斯并不知道谢伊此刻的想法,只是尽职的解释着cineoe做出这个预测的理由。
“首先从首映观影人群的年龄分布来开,18到32岁的年轻人群占了73的比例,这部分人群是电影的消费主力,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影放映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有更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