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豆豆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道:“姆妈,小哥哥怎么跑了?”
关秀秀摸了摸他的脑袋:“小哥哥去找他爹爹了。”
郭豆豆一脸艳羡,找爹爹啊,豆豆也想去找爹爹,可是姆妈说要长大了才可以,他当下决定,中午再多吃半碗饭。
看到朱瞻基闷闷不乐的回来,朱棣下巴绷紧,没有说什么,当晚下榻时,却寻了侍卫来问——太孙如此重要,身边自然有人暗中保护。
那侍卫不敢隐瞒,把关秀秀对朱瞻基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复述了遍,朱棣若有所思。
自打知道那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和太子还有着些许关系后,朱棣心中便起了微妙的变化,他得了皇位乃是天意,太子参与其中是否也是天意?
无形中,对儿子的不满情绪消退了许多。
朱棣眉头缓缓舒展开,吩咐道:“明日一早,你们把太孙护送回去。”
他又一鼓作气,启笔拟了三道旨意,着侍卫一起送回,交到太子手上。
第二天清晨,朱瞻基醒来时,却发现祖父早已经离去,再听得侍卫传来的话,他说不清楚心中是什么滋味,一面舍不得离开的祖父,一方面因了关秀秀的话,得知了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心中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见父亲。
最后,他在侍卫的护卫下,回到了应天府。
朱高炽伸手接过了侍卫递给他的折子,奇怪的看了朱瞻基一眼,这小子一向与父亲更加亲近,可从刚才进门请安开始,一双眼便紧紧的黏在了他的身上,眼中的濡慕之情倒是第一次看到。
朱高炽顾不得儿子,先看朱棣给他的旨意,第一道就叫他大惊失色,居然是太子监国的旨意!
朱棣言明,为了迁都做准备,他准备常驻北京,这边朝中诸事,允许太子酌情处理,处理不了的,可一月一报。
朱高炽虽然在朱棣抢夺皇位时也代理过朝政,可那时候他不过是燕王世子,管理的也只是燕王属地,和这一朝疆域自然不能比。
他也清楚,朱棣委任自己处理的,只是朝中小事,大事还是要由朱棣做主。
这道旨意最大的意义在于确认了他太子的地位,朱高炽缓缓的吐出一口长气,他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在他那能干的二弟孜孜不倦的攻讦下,太子储位一度岌岌可危,现在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朱高炽按捺住性子,接着看第二道旨意,却是叫他暂停富户迁移,发布一道谕令,皇家图书于北京面向全国士子开放,只要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皆可免费借阅。
朱高炽一下站了起来,又缓缓的坐了下去,他转眼便明白了朱棣的用意,经过元末的战乱和夺位的四年,各地书籍散佚,十不存一,倾皇家之力,也才收集了部分经典。
若是对天下士子免费开放,等于是往油锅里添加了一把火,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为之疯狂的。
朱高炽可以想象的到,天下士子将从各地汇聚北京,北京很快就会成为读书人的圣地。
有了这批读书种子,天下的富户也必将闻风而动——天下读书人都跑北京去了,想要子孙读书,就必须也跟着去北京!
真是一招釜底抽薪的好计!
只是有些不像是父皇的风格,父皇为人专断,更喜欢直接粗暴的手段,这般委婉圆滑,简直令人惊叹。
朱高炽回过神来,朱棣的旨意接二连三的让他震惊,他缓了缓心神,才看向了第三个折子,这个倒是比较简单,只叫他为安肃县令记上一笔,三年后的考评可为优。
朱高炽放下折子,看到依然站在一旁的长子,心中一动,长子和父亲感情甚笃,不然朱棣这次外巡也不会单单带了长子,若是想知道父亲为何这么异常,问他最有效果了。
朱高炽神情一缓,对着朱瞻基招了招手,“瞻基,怎么这么快就回转来了,不继续陪你皇祖父了?”
朱瞻基也是人精,他自然不能说朱棣不辞而别,他开口应道:“祖父事情繁忙,孩儿不想给祖父添麻烦了,就回来了。”
朱高炽似笑非笑的看了儿子一眼,小小年纪生了一堆心眼,“哦?那路上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朱瞻基眼睛一亮,从朱棣带着他寻找祥瑞庄开始,有趣的石子铺的路,比御花园还强上一筹的护院花,有趣的小儿——
朱瞻基并不知道那是郭大学士家的孙子,自然也不清楚关秀秀的身份,朱高炽便只当这爷孙二人遇到了有趣的村妇。
待听到那小儿从房中捧出海螺和木船,他眉毛挑了挑,朝中各类民户限定严格,一个内陆的种田人家绝无可能出现这等海上之物!
朱瞻基遮遮掩掩,最后还是说到了那小娘子,他愤然道:“那乡下婆娘竟然下得去手,把一干异种鲜花都生生铲了去!”
顿了下,太孙殿下偷瞄了朱高炽一眼,继续愤慨的道:“她还说是父王的学生!怎么可能!”
朱高炽一下坐直身体,电石光火间,他仿佛亲历一般,朱棣祖孙二人的路程在他面前清晰的走过了一遍。
石子路,私塾,那小娘子家门前的鲜花异种,他喃喃道:“关秀秀——”
朱瞻基目瞪口呆的看着朱高炽脸上的温情和怀念之色,事已至此,他又如何看不出来,那乡下婆娘所言句句是真!
太孙殿下稚嫩的脸颊上突然飞起两朵红云,他偷看着神游太虚的朱高炽的脸,小心翼翼的挪了一步又一步,终于到了朱高炽身前,他一下伏下身子,抱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