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宪薇也是从小女孩时期过来的,那些小姑娘的心思哪里看不出来,只是这些都会是俞明薇的闺中密友,她并不愿意沾染,索性往偏僻少人的小路走去,此时已是初冬,百花萧杀,唯有几丛晚菊和零星一小片早梅还可一观,因着梅园偏远,这时节梅花开得不多还不成气候,那些小姑娘都不肯去观梅,只在菊圃边流连忘返,这便便宜了俞宪薇,她寻侍女问了路,便带了照水,沿着小路信步而去。
到得梅园,果然树上大多仍是光秃秃一片虬曲树枝,只偶尔有几株上头绽开了小小的暗红,的确并没有什么可赏之处,唯有丝丝缕缕的梅香,添了几分意味。俞宪薇在南跨院里住了数年,以梅为伴,纵然起初不爱这花,但朝夕相见久了,也多了几分亲切,此时闻到熟悉的梅香便觉得舒心,在树下漫步,连日来心头沉沉的负担也轻松了几分。
“姑娘,姑娘。”照水突然兴奋地拉了拉她的袖子,指着不远处小河边几株开了半树红花的梅树道,“那是照水梅么?”
俞宪薇走近几步,细看一番,笑道:“的确是骨红照水梅。”照水梅便是一种重瓣梅,花朵偏爱往下盛开,常被植于水边,娇花照水两相欢,便得了个照水的雅称,其中一类柔粉转酡红的,因颜色美艳犹如傲骨晕红,便被人称为骨红照水。这便是照水名字的由来。
照水听了肯定,欢喜不已,几步上去细细看那花,又嗅香气,因近水,得了水汽和残存的暖意,比别处的梅花都开得早些,也开得好些。俞府虽有梅花,但因为俞宪薇早已迁出南跨院,所以还不曾见过繁花盛开的场景,照水这是第一次见到照水梅的模样,不免激动了些。
俞宪薇看到她这孩子模样,笑着摇了摇头,忽而,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因思绪极快,几乎抓不住,不由得愣在原地仔细回想。似乎,这骨红照水的梅花曾引发过一件很重要的事。
正沉思回忆,忽然一阵微寒的风卷来只字片语,像是少年的声音,照水没听出内容,只分辨出是男子,吓了一跳:“姑娘,我们走吧。”到底是别人家的地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避开为好。
俞宪薇却侧耳听了听,皱着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提着裙子,躲在梅树后,往那声音来源处靠近,照水吓得魂都快飞了,拉又拉不住人,只好轻轻跺了跺脚,也跟了过去。
既名照水,则这梅花必然是近水而植,初冬的暖阳格外有一种清润之意,晒着暖阳在水边赏梅,也是一件赏心乐事。这里水边小亭里便是三个十来岁的少年随意而坐,一人倚着栏杆垂钓,一人在旁边修剪紫薇花枝,还有一个自斟自饮,三人不时交谈几句,倒是一派悠闲风光。
正在修剪花枝的少年俞宪薇倒熟悉得很,他正是薛家老太太的孙子薛明简,连着那个垂钓的少年她也认识,玉京里名门夏家的公子夏泓,这两个人生得好,身世更好,当年便引得满荆城里所有春心萌动的小姑娘都将一颗芳心系与,就连素来自恃清高的俞明薇也不例外,最后却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两人竟成了俞明薇要烧死俞宪薇的罪名之一。
俞宪薇直到如今都还是一片云里雾里,上辈子她和这两位少爷不过是见过两次面,点了个头的交情,只怕人家连她长什么样都没记住,她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为何俞明薇一口咬定这两个少爷都对她有意,只是如今却也没机会再问清楚了。
但无论如何,有了俞明薇的话,她心中生出芥蒂,断然不愿和这两人有多余的交集。若不是方才听到的话里有她想知道的事,俞宪薇是绝不会接近此地的。许是拜了重生所赐,她无论嗅觉视觉或是听觉都如幼儿般清明,比常人更敏感些,如此,便是站得远些也不怕担心会被发现。
“荆王既然已经册封,大约不日便会来此就封了。”薛明减掉一根半枯枝条,头也不抬道。
他提到荆王,俞宪薇心脏忍不住剧颤了一下,她当然不会忘了当初那毁了一切的兵荒马乱的源头。对这个曾经的太子之子,被皇帝逼反最后以平乱名义逼得荆水边自尽而亡的苦命王爷,俞宪薇并无一分好感,甚至很有几分憎恶。
夏泓放下钓竿,取了旁边小紫砂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浅尝了一口,摇头道:“他不会这么早来的,年纪太小不说,太后也断然舍不得他来。”
旁边一个斜倚着酒桌捻花生米吃的少年看着最年长,却坐没坐相,懒骨头一般赖在桌边,听了夏泓的话,他突然一笑,懒洋洋道:“荆王就是再不想来又能怎样,太后还能执拗过英明神武的圣上么?”
夏泓眉头一皱,手中杯盏一停,眼神四下轻扫,察觉并无异样,才低声喝道:“子锡,你这冷嘲热讽的口吻,是嫌自己麻烦还不够多么?”
名唤子锡的少年轻哼一声,却不再说话。
薛明简一直没开口,待到此时才笑着劝道:“子锡说起来和荆王也有几分亲缘关系,关怀一二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