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七章 高照山

第七章高照山

汉元785年8月16日,高照山在自家的客厅里坐着。他在等本县的县卫王守度以及行政吏周庆。厅里摆着一桌酒席,上面已摆好七、八样菜。高照山来这里任职一年多来,还是第一次请人来家里吃饭,也是第一次置办了这么多菜品。

高照山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可是从外貌上看像是三十好几的人。一年多的县令生涯,使他容貌变得苍老起来。高照山就任的这个县,是大月州叛乱时叛匪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帝国的平叛军队进入大月州后,叛匪离开了这里,退到山里。县里的青壮几乎都离开了家,参加了叛军,只剩下老弱妇孺。

帝国对新州的税赋很重,大月州在没有叛乱时,县里的平民一年辛苦种下的粮食,七成要被当成田税给上缴。如果遇上丰收年大家还能吃饱饭,平常年份只能半饥半饱,有时还要靠着打些鱼、野味或是采撷野果才能度过。

一旦遇上灾年,野外一切可以找到的可食动植物,会顷刻间被饥民们吃得干干净净。780年的灾年特别严重,先是地震,后来又赶上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这个县原有人口二十万,那年就有三分之一被饿死。

饥民们已到易子而食的地步,有些饿极了的人还会把死人拖去吃了。当邻县的阿布冯聚众造反时,本县的大多青壮加入其中。叛民们杀死了当地的所有汉人,也包括高照山的前任。他们抢光了县仓中的存粮,这些粮食本是应该运回帝国中原地区的国库存粮。

彪骑军来到后,这个县只剩下五万余人。红色讨伐令下达后,又有一、两万被确定为叛匪给杀掉或者被卖掉。叛乱结束后,也有一些当初逃难的人陆续返回。高照山接手本县时,人口为四万六千人。

高照山上任后和周庆一起奔走各村,鼓励恢复生产。用县衙的余钱买一些羊牧养,又在农闲时组织人手挖一些沟渠。到了今年,县里情况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春耕按时播种,羊也生了羊羔。佛主保佑一切风调雨顺,看来今天是个丰收年没有什么问题。高照山和周庆虽然劳累一年,可是看着眼前的成果,还是感到很欣慰。

就在这个时候,高照山接到父亲的来信,信是由父亲的心腹铁克迪尔送来的。当高照山打开信时,脸色骤然变得惨白。

高照山的父亲虽有汉名,只不过在公文上用用罢了,他喜欢大家叫他阿巴孩。高照山的家族在新罗州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在高照山的家乡柳定郡,郡守大人的公文,还不如父亲的一句话顶用。

高照山的家族是从帝国西征时开始崛起的,当年家族的头领看见帝国的远征大军到来,做了聪明的决定,带着全族人投靠了右路军统帅赵公。赵公对主动投靠帝国的家族都给予了最大的优待。高照山的家族得到了恩惠,为了感激赵公的恩情,就将自己家族的汉名取为高氏。

那以后三百年来,新罗高氏家族人才辈出,家族成员出任过全州各个级别的官职,家族后裔也渐渐遍布到全州各地。三十年前突忽第一次独立时,家族所有成员辞去官职,返回柳定郡举兵自保。

他们没有加入突忽,也没有出兵攻打突忽。突忽可能是为了准备与汉军作战的缘故,也没有精力来讨伐这个国中国。 [时的家族头领写过一封信,但头领连信看都没有看就让信史带了回去。当帝国平息叛乱后,新罗高氏家族因没有参加反叛得到了帝国的奖赏,而柳定郡也是当时数州内保持原貌最好的一个郡。

从那以后,家族声望更是达到顶峰,柳定郡的百姓也感激高氏家族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相比之下其他数州,被帝国军团杀的血流成河、赤野千里、十室九空。恢复了二十年也未达到独立前的人口数量。

高氏家族一直靠着审世度势,才能有今日的名声和威望。可是到了高照山父亲这代,情况悄悄在变化。高照山的父亲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虽然他把这种心态隐藏得很深。但对高照山这个家里人来说,又怎会不知道呢?从父亲看的书到和一些志同道合人氏的谈论中,高照山早就了解父亲的心思。高照山就是从小受到父亲的这种影响,才对大汉国充满仇视。

不过大汉军队的厉害每个人都知道,高照山的父亲不止一次的说,不到万事具备,不能贸然行动。他的父亲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联合了西部各州的同道人氏,在悄悄做着准备工作。

没有想到大月州几年前灾情严重,爆发了叛乱。这无疑打断了父亲准备的计划,当时联盟中有人就提出提前举兵起事,可是父亲没有答应,只是在物资上给予了叛民一些支持。后来证明他父亲的决定是英名的,只是彪骑军游骑一到,就击败了五万大月州的叛民,那些乌合之众又怎是精锐的大汉骑军对手?如果不准备好就匆忙起事,也许结局只能跟那些没有组织的叛民一样。

高照山自从看了张锐练马后,心里象压了块巨石般的沉重。大汉骑军的骑射功夫天下无敌,这样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骑军,就是再多的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张锐骑射的身影一直出现在高照山梦中,有时他还会做恶梦,梦见张锐将他一箭射穿。

打那以后,高照山对起兵独立的前景充满了悲观情绪。而且他在帝大学习的这几年,感觉汉人也不全向父亲讲的那样坏,是张锐、陆斐这样的汉族朋友把他从兴山上背下来,救了他一命。

高照山不再去想未来


状态提示:第七章 高照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