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这些爱叫‘私爱’,身为教皇,光有私爱不行,还得有博爱。陛下的仁爱应当象阳光雨露一样洒遍整个世界才行。”
“要那么多仁爱有什么用?”
“仁者无敌,大爱无疆,陛下想统一全球,必须先无敌于天下;要想无敌于天下,首先要大幅增加自己的仁爱才行;如果想增加仁爱,陛下除非当教主才行。”林灵素说出一番似是而非的理由。
“统一全球,靠原子弹都不行,靠仁爱统一个屁去!”赵佶心里叽歪了一句,转念一想,“这件事似乎没有多大危害,只是有危险的话他能让你看出来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看着最安全的,也就是最危险的!”这可是赵佶的皇兄赵煦生前常常提起的一句话,赵佶怎么会不记得。
赵佶考虑再三说道:“此事再议,你接着说第二件事。”
林灵素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他停了一下才说道,“第二件事,是建‘神霄宫’,塑教主金身,广招天下门徒,让他们成为陛下最忠心耿耿的信徒。”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的子民变成朕的信徒,换汤不换药,此举纯属扰民。”
“自古以来,民心多变,最不可恃。天下百姓虽然名义上归属陛下,其实,陛下知道他们有多少是忠诚可靠的、有多少是阳奉阴违的、有多少是造反叛逆的、有多少是祸国殃民的呢?”
赵佶悚然而惊,“这个……,朕不知道。”
“所以,每朝每代都会发生农民起义,会发生军阀叛乱,会发生贪污腐败,会发生谋朝篡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信仰,他们只知道追求满足于自己的私欲,不知道天下至公,才有大治的这个简单道理。这些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唯恐天下不乱,这样大宋又怎么会有长治久安。”
赵佶震惊之极,接口问道:“卿之所言,乃真知灼见,有何良策教朕?”
“陛下稍安勿燥,道理很深奥,做法很简单,只要陛下成为天下百姓的信仰之主——教皇,所有难题既可迎刃而解。”
“你的意思是朕的子民成为朕的信徒之后,这一切都会改变吗?”赵佶半信半疑。
“当陛下的子民一旦成为陛下的信徒之后,陛下就可以一眼洞穿他们是否忠心不二、是否怀有腻心。当他们每天顶礼膜拜教皇圣像的时候,他们的忠诚度会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增加,保证陛下的臣民永远不会出现叛徒汉奸卖国贼,更不会有造反派和农民起义了。”
林灵素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赵佶,不过,赵佶在犹豫之中再次拒绝了林灵素的第二个要求,因为这件事看起来更没有什么危险。
赵佶是这么的,“这件事也再议。”
林灵素无语了,心的话,“合着我和你说了半天全是废话呀!”
赵佶看着一脸失望的林灵素,问道:“你说说第三件事,是什么?”
俩件事情都被赵佶俩个“再议”给拦在一边,林灵素顿时生出无限的挫折感,他的心灵倍受打击,他情绪明显不高,有点勉强地说道:“第三件事情,相对简单一点,只需要铸造‘神霄九鼎’,安放于‘神霄宫’内。”
赵佶立即想到第三条才是最关键的,他问:“鼎乃国之重器,方今大宋海内咸平,四海称治,无缘无故为什么要铸九鼎?”
“昔日大禹治水之后,取九洲之金铸造了‘神洲九鼎’,从此以后,九洲方圆尽属华夏,天下大定,传承千载。可惜后来九鼎散失,神器不见,天下汹汹,祸乱不止。今日陛下再铸‘神霄九鼎’,可保大宋江山永固、国祚绵长,千年不倒。”
千年不倒!
赵佶再次动容,帝王天子家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无不希望将自家皇权帝位传承千秋万代,最好是成为永恒——永不改姓、永不变色。可惜的是天公从来不做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传承千年以上。
赵佶陷入沉思。
林灵素继续说道:“九鼎居于九方,象征天下安定一统。而且,神鼎铸成之日,陛下居中,可来往于天地之间。”
“九鼎有这么神奇吗?”
“不试试怎么会知道。”
“朕还有一个疑问。”
“陛下请讲,臣保证答疑解惑。”
“铸鼎的钱谁出?”没想到赵佶冒出这个问题。
林灵素当时就醉了,“铸鼎是一项国家工程,所需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无人能够承担。属臣刚刚脱贫,哪出得起造鼎的钱呢,臣可以免费提供全套图纸。再说了,九鼎铸成之后,所有权归陛下又不归我,这钱当然应当陛下出了。”
“看把你吓的,朕只是开了个玩笑,你脸就绿了。”
“我胆汁上脸就会这样。”
“九鼎铸成之后,朕是不是可以随时上天去见朕的玉真娘娘?”赵佶一有空就会想起天上那个天仙大老婆,真是个情种。
“不是那么容易的,陛下要处于九鼎之中修炼,洗心伐髓,脱胎换骨,才能白日飞升,脱离尘世。”
“朕还要修行,这么麻烦?”
“陛下千万别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当好一个教皇的,教皇可是一个相当有挑战难度的职业。”
“你要朕怎么做?”
“陛下要经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磨炼,风、雨、雷、电、霜——大自然的洗礼,阴寒、阳炎的侵害,妖、魔、鬼、怪的恐吓,在鼎内煎熬,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修真养性,才能固精、养神、提气,最终修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