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法正>第九十八章 :大破仲达(一)

袭渭南孝直点兵 披星月军师怀远

话说孝直依照演义中孔明之法明里送衣物羞辱惹恼司马懿,实际上是确认司马懿的心态。为增强司马懿的自信,满足司马懿的假意坚守不出的心理要求和姿态,孝直遣张飞等轮番在魏营前面骂战,又遣赵云与马超领兵北进佯攻扶风。司马懿只是死守不出,暗地里派遣精干细作遍布与渭水与祁山四周,随时了解最新情况。连续数十日,魏将皆纷纷要领兵出战,司马懿只是只是不许,严守不出。孝直只好叫张飞赵云马超各路兵马返回岐山大寨。

这些日子孝直在赵云等人的陪同下在祁山附近仔细查探地势山形,苦苦查探,找不到一处称心如意的地势,心中懊恼不已,于是作罢。孝直本想寻的理想地势,学习一下孔明,诱司马懿上钩,与哪处绝境烧死他,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地形。

司马懿坚守不动,实在恼火。孝直想起了史书上司马懿对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见解,顿时计上心来。(司马懿与孔明对阵,差点烧死在上方谷,幸亏天降暴雨,才得活命。当时司马懿回去,渭水南面大寨已经丢失了。郭淮说:“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将择地安营。”司马懿道:“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至五丈原,方可无事。”令人探知,回报果屯兵与五丈原。)

只见孝直召集众将,当时王平所押赴的魏国降兵已经全部被邓芝接管过去了。孝直与众人商议道:“我若屯兵五丈原,司马懿该当如何?”云长仔细查看了一番地势道:“五丈原面朝平原,背靠祁山,进退自如。司马懿只须扎寨渭水便可阻挡我军。他若坚守不出,我军依旧难以进取。”孝直道:“云长所言甚是。”孝直又道:“司马仲达最近坚守不出,只是派遣众多细作遍布山川。我意思是假意在五丈原建寨,又暗自出兵过武功依山而东。司马懿闻报必然大惊,以为我在五丈原是为了稳住他,背地里却出兵东行抢占长安。他必定领兵阻挡我东进人马,我却遣人在此时袭取他的渭河南岸营寨。渭河南岸既得,之后与他隔水对峙,再思计策胜他,你们看如何?”云长等仔细思索以为甚好。

李恢思索一阵道:“丞相,司马懿既然领兵阻挡我军,他必定在大寨留有防备,只恐司马懿南岸防守甚严,不宜突破。”孝直道:“你所言甚是,我当然知晓他留有防备,可是我手上也有一把利刃啊。到时候你就知晓了。”众人半信半疑,疑惑不解,孝直目视陈到,一旁的陈到,低头不语,已经会意。

孝直命王平领兵领兵做查探地形状,有吩咐王平如此如此,王平领命而去。话说那王平领着兵士依着山势沿着渭河四处查探,到达五丈原的时候,便停滞不前了,在五丈原查下标记。遂领兵回去复命。数日后孝直命王平领兵在五丈原建寨,营寨规格建的庞大,连环五座大寨,可容三十万人。早有细作报与司马懿,司马懿笑道:“我连日坚壁不出,法孝直等待不及了,果然要强渡渭水了。我只需在那里的河北建上营寨,与他隔水对峙,死守不出,看他怎地。”于是吩咐夏侯霸引五千兵,在五丈原的河北面也建上营寨。

孝直闻报司马懿在建寨与其对峙,大笑不已,笑道:“司马懿又中我计也”。

孝直召集众将,布置军事安排。孝直素带飘飘,手持书卷,端坐于帐上。

随即下令道:“陈到何在?”孝直招手叫其靠近,附耳对他说如此如此,陈到抱拳领命而去。孝直又道:“赵云马超何在?”二人出列抱拳,孝直道:“命你二人各领所部骑兵五千,与明日夜间三更时分,见到司马懿渭水南岸火起,领兵两路冲杀进取,袭取大寨。”孝直又道:“云长何在?”关羽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领精兵三万在子龙与孟启的斜后侧。见其冲入,你便领兵在魏营大寨外围列好阵势,两面相对,一来射杀逃窜的魏兵,二来防止司马懿后面有大军至,再则护卫子龙与孟启撤离,防止发生大的战事。”云长道:“孝直,三万兵士足够,要是应付两三倍余众,那普通弓弩恐怕不行。”孝直道:“我拨给你十发努五千副,五十发努笨重,就不要了吧。”云长大喜道:“如此甚好。”

孝直心疼,此番前来,十发弩一共才一万多副,五十发努不足一千。五十发弩都是固定布置在各处的关口处,有专人轮番值守。十发努除去各处守卫兵士要用,现在最多只能挤出五千个了,这下全部给关羽拿去了。只要关羽干的漂亮,能充当起阻击对手的盾,当然是值得的。

孝直又道:“翼德何在?”张飞欣喜,终于到他了,于是欣然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领五千蜀中陷阵营并五千精兵,跟随在子龙与孟启之后。见到司马懿渭河南岸大寨内被我军骑兵冲乱方可率军杀入。否则若是他们遇袭,你便放子龙与孟启出来,而后立即堵在司马懿大寨前方百步,拦截魏军追兵。你侧后面是云长的壁垒,相互配合,抵挡司马懿大军不难。”张飞欣然领命。

孝直又道:“王平张嶷何在?”二人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二人紧守大寨,一前一后,有敌军靠近不可出寨迎敌,之用弓弩射杀便可。记住要坚守不出,若有一人不听军令擅自出战,无论胜败,斩立决。你们可清楚。”二人郑重接令。

孝直又道:“马忠李恢何在?”二人出列,孝直道:“命你二人各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大破仲达(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