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波听了杨玉林的汇报,心里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弄出一个结果来。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那么这个结果就不会是他所期望的。仅凭打人事件,最多也就是能够把贾克明给拿下。显然,这不是钱伟振想要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想要拿下一个贾克明,钱伟振没必要费这么大的心思。贾克明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在这场博弈中,他只不过是一枚小小的棋子而已。但是,他的作用却不能小瞧。很多事情,很多震惊世界的大事件,虽然暗流涌动,早就在酝酿,但是,它们的爆发却往往是由于一个小人物或者是一个小事件。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个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就是这么一个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没有这件事,世界大战迟早也是会爆发的。但是,就需要另一个导火索。就这样,普林西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就进入了史册。现在,贾克明就是钱伟振要扳倒许志刚的那个关键人物,而打人事件就是导火索。所以,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决不能就事论事,急于把这件事解决掉,而是要不断把这件事放大,并且要让那些被抛出来的人尽情表演,让躲在的后面的人一个一个地被牵进来。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猫绕线球,要把这个线球越绕越大,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把许志刚给绕进来。现在,就已经绕进来了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开发区公安局副局长于小龙。杨玉林是调查小组的副组长,他在汇报之后,很谨慎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他说:“秘书长,我觉得于小龙可能与贾克明有什么瓜葛,他今天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继续让他来负责调查和审讯,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
冯春波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却没有喝。杨玉林知道自己的话引起了冯春波的注意,他见冯春波在思考,也就不说话,而是静静的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冯春波把茶杯放下,说:“不,继续让于小龙来负责审讯的事情,同时,你只要暗中注意于小龙就行,不要过多的干涉他。”
杨玉林有些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于小龙与贾克明有密切关系,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自己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是,他相信,冯春波一定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为什么冯春波不采取措施呢?并且还要求自己不去干涉于小龙。他只是稍稍一愣正,就预感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他是纪委副书记,本来对问题就比较敏感,考虑问题也比较深刻。他不是市委常委,没有参加常委会,常委会上的事情他不知道。但是,对于市委常委会做出的决定,他确实也是感到有几分吃惊的。开发商雇人打砸事件,按照正常的程序,应该是由市政府组成调查组来处理,可是,调查组组长却不是分管开发区的副市长何兰涛,甚至也不是常务副市长韩平军,而是市委秘书长冯春波。这件事本身就透着几分诡异,私底下也有很多议论。杨玉林听到的最多的议论,是有人猜测钱伟振想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许志刚,把开发区从许志刚的亲信何兰涛手中夺过来,重新交给韩平军。对于这些议论,杨玉林也是半信半疑,按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钱伟振没必要让冯春波来插一杠子,他只要把这件事交给韩平军去处理就行了。现在看来,钱伟振是在下一盘大棋,恐怕远远不是像以前人们猜测的那样,想到这儿,他不禁有一点后怕。这就好比一头狮子与一只老虎打架,一只山羊夹在中间,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弄一个粉身碎骨。好在有冯春波坐镇,他相信冯春波。在湖城的官场,人们都对冯春波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杨玉林自然也不例外。他想,自己只要按照冯春波的吩咐去做,遇到事情,少说话,少表态,多观察,多思考。即便有危险,应该也能够全身而退。想到这些,杨玉林不再说话了,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完全服从冯春波的指示。
杨玉林走后,冯春波依然坐在那儿,呆了好大一会儿,他给市公安局副局长黄清明打了一个电话。他没有找公安局长王可清,而是找了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黄清明。因为他对王可清还没有彻底看清楚。在冯春波看来,王可清是一个骑墙派,这也难怪,王可清再有一年多就要退下来了,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想得最多就是如何安全着陆,他不想再去选边站队,更不想去充当过河卒。黄清明就不同了,他要想往前再进一步,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阵营,他早就站在了钱伟振这一边。
很快,黄清明就来了。冯春波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杨玉林汇报过的事情,简要地转告给了黄清明。他并没有要求黄清明怎么去做,但是,黄清明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回去以后暗中调查于小龙,这一调查不要紧,把他吓了一跳。于小龙不仅与贾克明关系密切,竟然与市长许志刚也是关系不一般。他不敢往下查了,偷偷地来见冯春波,他倒也没有隐瞒,把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告诉了冯春波。冯春波说:“钱书记在常委会上说的很明白,这件事不管牵扯到什么人,都必须要一查到底。”
黄清明心里想,从表面上看,钱书记说的“这件事”指的是打人事件,可是现在从打人事件牵出了于小龙,从于小龙又牵出了许志刚。这早就不再是那一件事了。这更加让黄清明相信,钱伟振是要对许志刚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