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不施仁义,昏君无道,奸臣遍布,甚至天灾*。等等,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尝试解释这历史上的兴衰起落。解释那治乱循环。但在朕看来,这里头说的都没错。却绝不是那最主要的缘由。在朕看来,一切缘由,落到根底上,是人。”朱慈烺环视周遭,道:“诸位,可以将手头的会议资料翻到219页上。”
一阵翻页的声音响起。
上面,列着翰林院在历代史册上汇总得来的数据。
而这个数据,却是颇为新奇。
上面,是粟的亩产。
战国前期------亩产粟205.8斤。
战国后期-----亩产粟247斤。菽亩产232斤。
汉代------粟亩产281斤;豆亩产264斤。
魏晋南北朝-----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
唐代-------亩产334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宋代-------亩产309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元代-------亩产338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明代-------亩产346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一阵嗡嗡闹闹的声音响起,众人看着这个统计,却是都大为感觉新奇。作为百官之首,李邦华缺失陷入了沉思,稍待,他又继续翻页起来。
果不其然,在239页上,列着另外一行之前草草翻阅并没有注意到的数据。
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元朝末期,全国增加到8500万左右。
历数至今,大明建国初年时,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崇祯年间时,人口却将达到一点二个亿。甚至,这也许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字。只不过碍于帝国管理能力,无法将所有黑户都统计上来。
显然,每每乱世,人口大降。但人口一降,乱世结束之后,便会迅速出现盛世。盛世之事人口达到巅峰,随后危机四伏,酝酿着乱世的苗头。
这看起来,仿佛真是一个治乱循环的魔咒。
回想着朱慈烺此前提及的这一点,又对照着历朝历代粮食产量的变化,李邦华目光闪亮着,显然有所领悟。
朱慈烺继续道:“也可以说,汉朝鼎时之事,人口最高为六千万人。超过了这个数字,便意味着,帝国的容纳到了极限,将走上末世。到了隋唐时,鼎盛人口为九千万。到大明时,初年便已经到了六千万,达到了汉时水平,至今,已然有一点二个亿,比起隋唐鼎盛之时还要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意味着人丁旺盛,这是兴旺发达之气象。没错,从大多数时候来讲,都是如此。可任何事务都是一体两面的,这也同样意味着,这样所谓的兴旺发达背后,是危急,是祸乱。比如……大明,有这么多粮食可以喂得饱这一点二亿人口的肚子吗?”
大家看了看那个亩产的表,心思各异。
黄道周凝眉道:“按照这亩产统计之数,这历朝历代都是上涨的。而今灾祸已过,战乱已平。今年亦是比往年稍稍风调雨顺稍许,如此算,应是不成问题。”
“黄爱卿所言,挺起来是有些道理的。”朱慈烺笑道:“但大灾大祸之后,依旧能见到无数人活着,那不意味着这一场大灾大祸之中没有死过人。只不过,我们只能看到活人罢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我们的眼睛,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看到真相。如果我们的脑子不能够保持清醒,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也一样会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
众人微微一阵默然。
李邦华缓缓颔首,道:“臣看来,这历朝历代非是只恰好有那么多人。比如这汉时的六千万,不是汉朝人生不起更多的人,而是……只能养的活这么多的人。将亩产与总量人口对比发现,这比率大致上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帝国可以容纳人口的极限。汉朝是六千万人左右,隋唐是九千万人左右。”
众人听闻以后,议论之声顿时更加热切了。
汉唐盛世,这是无数人遍读史书之后的印象。每个中华儿女都会自豪与这一点,但如果有一天要说当今能比拟汉唐盛世,恐怕第一时间不是骄傲,而是不敢置信。
同样,如果汉唐时期的极限人口就是九千万,那么已经远超汉唐时期极限人口的大明,又将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既然不敢相信自己能够超过汉唐盛世……
那么显然就是代表一点:帝国已经走上了末期,即将走向衰亡……
如果,当然只是如果,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