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属于太子的属官仪仗大队伍还在后头,朱慈烺却是一艘小船率先赶到南京。
手底下人开始安排着靠岸下船,码头上人来人往,一片嘈杂,趁着这个空档,朱慈烺倒是和杨文岳闲聊了起来。
“不少人盼着南京组阁呢。军师对此就没有什么想说的?”朱慈烺道。
杨文岳微微有些愕然,很是惊讶朱慈烺对这个话题的开明。
看着朱慈烺鼓励的目光,杨文岳也放开了一些束缚,道:“若说老臣不想入阁,那殿下肯定要腹诽老臣虚伪。老臣想入阁!”
“那就请军师过些时候与京师来的都察院总宪李孟暗聊聊吧。”朱慈烺沉吟稍许,又道:“东林、复社……是时候要解决了。”
说完,朱慈烺不再开腔,而是看着站在码头上喜色不掩的朱正色摆摆手。
后面,杨文岳若有所思。
上了岸,朱正色顿时大拜而下:“微臣朱正色,拜见监国殿下千岁千千岁!”
“免礼免礼。”朱慈烺上前扶起朱正色,看着码头上简陋的仪式道:“孤可不是要虚名的人。来看看这龙江造船厂吧!我可是期盼已久了啊,我大明不能没有不符合国力的水师,未来更是要有符合****上国的海军!”
朱慈烺一语而出,顿时让朱正色感觉激动无比。海洋的攻略有持续更强的支持,也同样意味着他的未来十分美好啊!
“殿下鸿鹄壮志,微臣定效死以命!”朱正色高喊着道。
朱慈烺摆摆手,打量起了这龙江造船厂:“这里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啊。”
洪武初,大明在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其地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基地(宽一百三十八丈),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张田(深三百五十四丈)。可谓是地方广阔。十分惊人。
永乐五年,龙江造船厂改造海运船249只,备使西洋诸国。整个永乐年间,龙江造船厂一共改造海船共24次。除一次无具体数量外,共2832艘。
不仅如此,龙江造船厂还有水兵八千,战船四百只。除了郑和下西洋的主力宝船是另外在宝船厂建造以外,龙江造船厂建造了大部分的战舰船只。
当然。比起光辉与历史记录都格外惊人的宝船厂,龙江造船厂其实更为重要。
因为宝船厂在郑和下西洋以后就已经荒废,其后更是连宝船的图纸都被尽数焚毁。
而龙江造船厂却因为断断续续的需求而得以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官办作坊都是稀松无比,却好歹是一笔财产。
朱慈烺到了南京以后,大动作不见,小动作却是格外多。其中就有龙江造船厂的动静,朱慈烺将其间官僚全部调到开封随便找了个名头优容,随后便让朱正色带着一批纯粹的工匠接管。
紧接着,在朱慈烺第一批三十万两银子的预算下。朱正色开始大批量招人。
说起来,一个造船厂的人手与分工可是极其复杂而浩大,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朱正色能配齐人手准备开工朱慈烺已然赞叹人才难得了。
造船厂有通往龙江的溪口,并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船坞里施工;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放船入江。
船厂内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
船厂的督造官员,除位居五品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人员。
国初。这些官员还算精干。到如今,朱慈烺就知道这些人肯定已然腐坏透顶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赶到了开封养了起来。
倒是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朱慈烺让朱正色甄别一下,选出有用的。
至于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朱慈烺则让军务司、舍人司以及南京兵部、工部去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及江苏等省的官办作坊抽调征集。在充足的经费下。这些官员倒是还能做一点事情。
造船厂的工匠分工细致,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另外,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
朱慈烺还只是太子,实在不喜欢这些所谓太监,便一窝蜂地打发过去,给了点银子让他们开旅馆去了。
别的不提,太监们伺候人的功夫还是不错的。
就这样一番巡视,朱慈烺已然发现了一艘正在建造的福船。
“福船啊!”朱慈烺定定地看着,有些出神。
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这么明显的特征,显然就是福船了。
“殿下,正是福船。”朱正色道:“招募的工匠主要还是以福建来人为主。此船吃水深,浅海与深海都能进退自如,是我大明能在远洋航行的利器!”
朱慈烺点点头:“福船是要多造。”
朱正色面色一喜。
但朱慈烺话锋却突然一转:“但设计还是要改改,能装载的火炮太少只能算得上武装商船,算不得朝堂的主力水军武力。而且,福船太慢了。太慢了……会影响到大局的。”
朱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