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大唐魂>第二百二十三 斯摩棱斯克会战

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联红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

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进攻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地带。

中央集团军群辖第9集团军(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霍普纳上将)以及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一共74个师,其中含有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总共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

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

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苏联红军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

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集团军(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集团军(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第30集团军(司令为霍缅科少将)、第19集团军(司令为卢金中将)、第16集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集团军(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集团军(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第49集团军(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集团军(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少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集团军(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第3集团军(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

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双方比较,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苏军红军有一半的坦克和飞机都是旧式的,而且部队中的自动枪(冲锋枪、机枪等)数量严重不足。

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

从宏观的全局上看,德国拥有占苏联总人口45,工业总产量33和耕地面积的47的广大土地。

亲德的日本人和土耳其人牵制着不少苏联红军部队。隆美尔从南面攻过来的危险也不得不让苏联人防备。

而德国方面,当时英国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记,美国人还末参战,欧洲最富饶的地区几乎都在希特勒掌握之下,在1941年,论国土和人口苏联也不占上风,希特勒的土地却达到了巅峰。

所以,从战争全局上看,德国仍占上风,交战双方至少是势均力敌。

别津科夫迅速地念完内部通报后,喝光了杯中的伏特加,耸了耸肩,双手一摊说道“这是官样文章,长孙花衣同志,你肯定是无法从中找到德军的死穴的,答案应该在日本军部和德国大使馆,要你自己去耐心地寻找了。”

长孙花衣却还沉浸在这官样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别津科夫局长,您刚才说德军攻占白俄罗斯的首府斯摩棱斯克,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按理说德军的进攻自6月22日以来一直势如破竹,而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这么重要的据点德军必然全力以赴投入重兵,怎么会在这里被阻挡了2个月呢?别津科夫局长,请您给我讲讲这次战斗的情况,说不定我能从中找到德军的死穴。”

别津科夫拿出一根雪茄递给长孙花衣,长孙花衣摆摆手,别津科夫便缩回自己点着,在烟雾燎绕中说道:“1941年7月10日至昨天9月10日,我们苏联红军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在斯摩棱斯克与德**队进行的一次攻防战。由于德**队在边境交战进展顺利,苏联红军统帅部从6月底起,开始将战略第二梯队沿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中游从克拉斯拉瓦到洛耶夫展开,任务是固守这一地区,不让德**队突向莫斯科。除现有方面军所属军队外,由大本营预备队开来的第22、第19、第20、第16、第21集团军也编入了西方面军。但是,其中只有24个师占领了阵地,而且在交战开始前,他们未来得及建立稳定的纵深防御。预备第24、第28集团军一共19个师在纵深内主要地区以东210至240公里,从涅利多沃到布良斯克的正面上层开。。。。。。”

别津科夫沙哑的诉说就象拉幕的声音一样,在长孙花衣面前展开了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全景画面。

1941年7月8日,德**队统帅部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规定了任务:合围防守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地区的苏联红军,攻占奥尔沙、斯摩棱斯克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三 斯摩棱斯克会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