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董相国亲自出城带军前来与吕布、徐荣大军会和,拒于虎牢关内,二十万左右的西凉骁骑,麾下的数百员战将,都给予董卓很强的信心,此刻他正端坐在太师椅上:“那联盟军来势汹汹,有五十余万近六十万兵力,是我军的两倍、甚至是三倍之多,你说这仗该怎么打呢?”
他被联盟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唬住了,为此犹豫不决,不知是该怎么打,他却忘了那只是一些乌合之众,战力上并不可靠,麾下的李儒暗自叹息,却又不得不站出来,董卓的麾下只有他一个谋士,其余人不是与他不是一条心,就是不入流的家伙,只能出些馊主意,不堪大用;
“相国勿忧,那联盟军虽然人多,却都是乌合之众,只要我们坚持野战的原则,就可以一战破之!这一点我想徐荣将军与温侯都有所体会!”,李儒不断地给董卓加油打气,遇到这样的主公这叫他如何不郁闷;
在李儒的示意下,徐荣道:“李大人所言极是,我西凉健儿,骁骑健马,关东联军却以步卒居多,只要在野外冲锋,我们可以以一敌十!”;
吕布也道:“父相勿忧,孩儿前日亲自试过,那关东诸侯的确徒有虚名,我军定可一战破之!”
“相国!我们还可以离间他们,诸侯人多,而袁氏兄弟有名无才,我料定他们之间必暗生间隙,只要拉拢过来一两个诸侯,在我们与联军决战时,他们在背后攻袭,两向夹击之下,定可大破之!”
“嗯!有道理!咱家就将这件事交给你了!”董卓大喜;
而提出这个反间计的李儒却头疼了,他原本不过是想给董卓增强些信心罢了,他没真想过这么干,为何呢?这些诸侯中还真没有好拉拢的;
袁氏三兄弟,袁绍、袁术、袁遗那是想也不用想了,他们已经恨死了董卓,因为董卓杀了他们的叔父袁槐;冀州牧韩馥就是个无胆鼠辈,他连反抗联军的心思都不敢生出,而他的兵马、地盘也都落到袁绍的手中,豫州刺史孔铀那就是个袁绍的跟屁虫,也不可考虑;
曹操更是别提,董卓也恨死他了,就是曹操想投靠他,董卓也是不会要的,兖州刺史刘岱暗藏雄心,也不会为他所用;河内郡太守王匡、西凉太守马腾那之前都是董卓的手下,现在叛他们自然不会在叛逃回来;
徐州刺史陶谦、东郡太守乔瑁、北海太守孔融、上党太守张扬、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幽州刺史公孙瓒这些人不是被董卓杀了家人、亲戚,就是汉庭的忠心之士,要么就是兵少不堪大用;
想来想去,李儒想到了一个人——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孙文台!此人在中平三年时,曾与董卓一同在当时的司空张温手下讨伐西凉作乱的边章、韩遂,只见过几面却无甚交情,孙坚也曾暗自劝张温斩杀董卓,因为当时的董卓办事很不地道,迟误军令、保存实力什么的都干过;
张温没有杀董卓,却也因孙坚的劝告而流露出杀心,最后等董卓进入洛阳时,睚眦必报的董卓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温一家数百口处死,为此孙坚还痛哭了半晌,只是李儒不知道啊!于是他派人去了!
这一去注定是没有结果的,自从被袁术坑了一把后,孙坚低调的在联军大营混日子,而对他有愧的袁氏兄弟对谁都坑之,唯独对他不敢再克扣粮草、军械,孙坚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
忽然有人报,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孙坚召见来人,一看居然是董卓的部将;
孙坚不冷不淡的:“汝来何为?”,董卓的部将:“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吾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
孙坚大怒,叱道:“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身碎骨!”
仿若是暴怒中的老虎,部将被吓的魂飞胆丧,抱头鼠窜,狼狈的跑回虎牢关,回去之后又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董卓哪能受得了,顿时砸
坏了无数的瓷器文物:“明日去关前挑战!定要斩了这些关东鼠辈!”
出身微末的董卓最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是以他才坐下大逆不道的事情,为的就是让别人敬他、畏他、怕他!可惜方法有错,才酿成今日之局!
眼看着董卓暴怒要出兵的李儒暗自窃喜,这证明董卓还是有火气的,最怕的就是他连这一点火气都没有;
···············分割线
“咚咚咚!···”,一连串的鼓声,这是在召集诸侯汇聚,董卓已经率军马前来挑战,诸侯们自然是相迎;
袁绍带领十八路诸侯点兵相迎,阵前董卓将袁槐的袁氏族人的头颅扔到阵前,袁氏兄弟悲呼连天:“不杀董卓!誓不为人!”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斗将,两军对垒,将和将斗,叫做斗将;
主将乃军中之宝,是军队指挥系统的首脑。主将一失,三军尽墨,所以全军上下必须要全力保护主将的安全。主将阵亡,必然导致军队指挥系统的失灵,全军的崩溃也自是在意料之中。
所以斩下敌方大将的头颅,一方面可以给予己方士兵绝强的勇气,极大的提高士气,一方面他与特种部队的斩首战术有一样的意义;
“谁为我打头阵!”,董卓吼道!无论他之前有多么惧怕,他既然来了就不容有后路,在三军将士面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