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老师在此>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集 团的利益纠葛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河内、上党两地曾经是并州管辖范围,后来因为光武帝刘秀将都城从长安迁往洛阳,上党、河内两地正在洛阳上方然后被划治到司州也就是司隶,后来又归京兆尹管辖,最后形成了**的管制地区;

因为面积较小只能与一般的大郡相比,所以不设州治;再后来,他又被汉灵帝重新划分到并州的管辖范围;到了现在这两地又一直被张扬所割据,成为诸侯中的一员;

张扬因为激愤交加暴毙而亡,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也看到了张扬亲口说将两地交给他的至交吕布,吕布也就名正言顺的占据了两地范围;

有了从前四处奔波的经验,体会到了没有地盘的痛苦,这一次吕布变得很精明,学会了动脑子,其实他也没动什么脑子,只是事无巨细的交给了陈宫;

陈宫是有名的名士,也是士族中的一员,他自然能够得到士族们的承认,再加上他在处理士族利益划分时,办的很不错,至少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利益,乖乖的闭嘴,举起了支持吕布的大旗;

恢复农业生产,训练精兵强将,吕布的势力日益壮大,时间渐渐地行至公元193年三月,吕布与公孙瓒结成了联盟,已经威胁到了袁绍的根本利益!

白马将军公孙瓒可能是要损己不利人、破罐子破摔,他疯狂的聚集幽州轻骑兵十万。一路攻杀过了高阳、占据河间,转身又杀回了渤海郡!

好吧!袁绍老兄震怒!渤海郡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他的老家!他起兵最初的中兴之地!意义非凡!这要是让公孙瓒占据了,那他面子上能过得去?

袁绍遣高览为先锋,鞠义为统帅,逢纪为军师,起马步军各八万星夜前往渤海,与公孙瓒打起了对攻战,同时他还给乌丸、匈奴、鲜卑等外族发去书信要求他们从背后袭击公孙瓒;

可惜的是过了很久也没得到响应!原来袁绍发句话好使,他们乐不得的帮助他,但现在不行啊!他们去年帮助袁绍的时候被公孙瓒打的元气大伤!

那一战幽州轻骑兵团几乎是打疯了。杀红了眼,只认衣服不认人,只要是外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屠戮,直接将幽州的版图向北方扩建了八十余里!要不是顾忌袁绍在背后的强势压力,公孙瓒都有心思直接灭了他们!

白马将军之名再一次响彻草原,惊惧于他的威名与幽州兵团的强悍,这一次他们没有有求必应,推搪着不出兵。袁绍无奈只能独自应对公孙瓒的兵锋;

他们两人打了一年多了,各有胜负,虽然袁绍始终占据优势,但始终不能撼动公孙瓒的地位;

这还不算完,公孙瓒在这边如此疯狂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给盟友吕布创造良机啊!碰上这样的盟友,吕布做梦时嘴都笑歪了;白马将军这么客气。他也不能不接受是吧!

上党、河内两地尽起兵马,吕布亲率大军七万进攻并州!张辽、臧霸等八健将随行,上党河内两地只留下高顺率军五万留守;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吕布虽然忌惮高顺的能力,但从来不否认他的忠心。关键时刻他最能信任的人还是他;

并州大地是吕布最熟悉的地方,无论是这里的蓝天白云还是青山绿水,陶醉在重返故里的世界中,吕布不仅仅是吕布,还有他手下的并州狼骑迸发了强劲的战斗力!

以高干为主将、郭援为副将的袁绍军足有十二三万,说起来他们占据并州也有一年多了。但他们此时竟然有客场作战的感觉!

战神威武!七万兵马将高干、郭援为主将的袁绍揍得连裤衩都快丢了!若不是关键的时候许攸计出奇谋、力挽狂澜的在乐平郡、巨鹿一代扼守住了袁绍军的颓势,只怕战神都有心思直接干到袁绍的大本营冀州去!

这下子袁绍也尝到了两面受敌的滋味,冀州北部被白马将军侵蚀进来,直接威胁到了冀州的安危,战神也跟给力,直接拿下了并州一半的领土,袁绍被双方强大地攻击力打的直发蒙;

好在危急时刻袁绍又变的英明起来,亲自率军直面吕布。以自己强大地名声带动己方士气,还用政治手段拉拢并州士族的支持,逐渐反攻收复不少领土;

但吕布也不是吃素的,他听从陈宫计谋,采取声东击西的奇计,由自己领军与袁绍对持,张辽、曹性领军绕袭袁绍防守空虚的常山郡,不计一切代价的向冀州的都城邺城攻去,袁绍一下就慌了,兵马指挥上也出现了失误,再一次大败;

能够打破窘局,需要第四方势力的出现,思来想去的袁绍在军士沮授的建议下,请求曹操来帮忙,许下了丰厚的条件!

公元193年的春节,李煜在远离亲人的司隶过的,同时还有夏侯惇、蔡阳、华雄哥、曹昂、曹纯等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实在是他忙了,忙着做宣传安抚群众,迁徙华阴郡以西的民众到华阴郡、弘农郡等地;

他们还要丈量土地,犒赏有功士兵,练军、翻耕土地,以工代赈修筑工事、断案、打土匪、揍流氓哦!扯远了!总之大批大批的事情压得李煜喘不过来气;

迁徙民众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愿不愿意吧?来了之后吃什么?住什么?有没有不开眼的人搞事?动乱中是否滋生了乱匪?面面俱到的事情积压了数丈高,李煜一丝都不敢松懈,因为他现在终于了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了;

他现在肩负着数十万人民的生产生活,能松懈吗?不能!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集 团的利益纠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