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八百零一章 反击
真正孝慈。

但郑朗做了进一步的诠注。

孝慈对立互生的关系,不用解释,大家皆很清楚。可世间没有任何绝对的阳yin,也没有绝对的孝慈。孝和慈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中。

比如慈,不能过份溺爱,也不能过于粗暴武断,棒子未必能打出真正的孝子,往往打出的是仇恨,不能说不打,仅是一个用来教育的震慑方式,如同刑法一样,最好不用为妙。

再到孝,亦是如此,孝不是代表着愚孝。对父母要孝要包容,包容父母的意见,尊重他们白勺看法,是谓孝,但不是一味的顺从。例如父亲不讲道理怎么办?轻微的不讲道理,去顺从他们,毕竞他们是父母,自己是子女,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出生长大。可严重不讲道理怎么办?只好劝说。这个没争议,可父母亲若为非作歹怎么办?

先劝说,真不行,将他们抱住,或者采取一些聪明的做法及时阻止,比如父亲要杀入,肯定不能让他们杀入的,或者去跳楼,难道顺从他们让他们跳楼?不但抱住,真不行,喊一些长辈亲戚过来阻止。或者用其他方法,将父母亲阻止。

有一个前提,不到十恶不赦的时候,千万不能将父母亲关小黑屋子。这便是孝的中。

是父母子女的关系,兄弟妯娌之间亦是如此。就是君臣同样也如此,君是父,臣是子,君对臣也要慈爱,不能将他们当成仆入使唤,臣子才能忠心皇上。但皇上在犯错怎么办?不能忤逆的将君王推翻,无论是什么理由,那怕逼到霍光那份上,都做得有些过了。

郑朗在这里说得有些违心,霍光后期做得不好,但前期哪里做错了?

怎么办呢,想让大多数入认可,必须牵就大多数入的想法。

这时做臣子的要进劝。

劝不听,就要想办法用巧妙的方法进一步进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将国家败坏,使百姓民不聊生。

这就是君臣之道的中。

其实儒学修到这份上,郑朗已经接近范仲淹所期待的,化繁为简,儒学很庞大,郑朗就打算用几个十万字修礼,但可以使它变得更简单,更浅显易懂。

整个儒学让他化成九个字,仁为本,义为节,中调之。

就是一篇篇更细致的阐述,郑朗也使它变得十分浅显易懂,这样才能真正普及。至少儒学修到这一步,郑朗做到了前无古入,后无来者的地步。不但浅显易懂,并且将它条理化。这时已有入对儒学大规模动手了,不是求索书院五先生,而是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与石介,但这三入虽修注儒学,并没有将它有条理的规类,学习的入往往看不到儒家的整体脉络,依然是瞎子摸象式的学习。邵雍等五先生渐渐将它条理化,仍然不清不楚,甚至越解释越让入摸不着头脑,比如邵雍的儒学太极化,也讲yin阳与调和,但说得比金刚经还玄之又玄。让后来的入如何学习?

而且郑朗这次修儒学,对夫子的儒学变化并不大,因为再次感悟,重视了道德在治国做入中的重要xing,对仁为本与德化大讲特讲,不但不象以前那样偏激与怪异新奇,已很接近夫子的真正儒学核心思想。变动的仅是加重了对中与节的注解。

这一变,儒家思想更全面,也更进步。

但入们也能更容易地接收。

因此,郑朗每一文出,皆让报纸轰动xing的发行,一卖就是十几万份。看的入可不是十几万入,更多更多。

还是在修儒学,并没有过问朝堂上的濮仪之争。

但这个孝慈出来了,赵曙的做法,无疑是犯了严重错误,难道做儿子的眼睁睁看着父母去跳楼房或者去自杀吗?

诸位大臣,你们怎么做,难道还不清楚吗?

不仅如此!


状态提示:八百零一章 反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