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三百六十二章 最强折家军(四)
一个传奇到来。

小兵传奇!

王吉!

不是小兵,是一个中年兵,还有一个儿子也在军中。同样英勇了得。

后来双方血战,战后王吉发现一起作战的十八岁儿子王文宣失踪,有人说可能被西夏人捉住,需要花点钱到敌人哪里打点,看看能不能搞出来。

王吉说道,我儿子被敌人捉住,还求个啥。

不是舍不得钱,花再多钱也求不出来。除非战后平息下来,看看能不能想出方法。几天后王文宣回来了,提着几个西夏人的脑袋。王吉开心地说,你不愧是我的儿子。

打散了,王文宣离开主力部队,可是强行穿过敌人封锁线,杀了回来,还顺便割了几个西夏士兵的人头回来领赏。

但王文宣猛,还不及他三十几岁的老子猛。

王吉又说道:“我有一个条件,苗知州,你给我做一件西夏人的军袍。”

“好。”苗继宣在城中找出织工,抢制了一件西夏人的战袍。

天未黑,不能出城。

到了半夜,王吉开始出城,叶余贵三人也从城中军营出来,要记录,但记录是假的,是观看。

月底,夜色漆黑一团。

有光,是西夏军营里的篝火光芒,但城头上一片黑暗,只有几百名值巡的战士警惕的观注着敌人动静。

苗继宣与王凯也亲自登上城头,为王吉送行。

王凯拿出一根绳索子捆在王吉身上,悄悄将王吉放下去。

来到城下,王吉解开绳子,向城头上做了一个手势,王凯收回绳子。

然后看到惊奇的一幕,王吉大摇大摆的向西夏军营走去。

西夏也有巡逻的队伍,王吉看到了,没有等他们盘问,主动上前打招呼。离得远,隐隐听到是用党项语说的。说什么听不到了,巡逻的头领斥责一句,王吉嘻嘻哈哈,又大摇大摆地,就象在自家后花园溜达一样,正式进入西夏军营。

一会儿消失不见。

叶余贵看得瞠目结舌,奶奶的,从哪里冒出来的猛哥子,这胆子比老虎胆子还要大啊。

怪胎不是他一个。

嚣张无比的潜出西夏军营,有没有害怕,无人知。但根据此人后来的表现,估计汗也不会冒一下。

出了敌营,王吉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匹马,飞快地赶到太原府。

……

问题就在这里。

太原有兵,但不敢动。

为什么?

无他,契丹也。

契丹与西夏什么关系,谁都知道,当年李继迁崛起,王小波起义有功劳,契丹更有功劳。本来河东兵力就很单薄,想一想,代州雁门关仅有十营军队,可能实际数字只有三千人。一旦契丹入侵,很快就能兵临太原,从太原到汾州地势平坦,这才是河东路太原、汾州、潞州、晋州兵力最多的原因。太原三十六营、汾州二十一营、潞州十六营、晋州十五营。

而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各州,多者六七营,少者只有两三营。

这个兵力不能动。

事后证明契丹人没有配合李元昊这次行动。但一旦动了,河东兵力空虚,契丹西京道将领会不会动心呢?

并州知州是高继宣。

这将是府麟路作战中宋军第二个怪胎,是高琼的儿子。

接到消息后十分冷静,太原兵力不能抽,不是怕死,一旦抽了,后果十分严重。契丹不入侵,此次危机不大。抽了后,契丹人心动,卷了进来,很有可能变成两国联手侵犯宋朝。这些兵不作战,但会起震慑力量。

无奈之下,派出快马向京城告急。

才是府麟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求援情报。可恨的是康德舆只是向文彦博要物资粮草。

物资粮食也需要,可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援兵!

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但没有求救援兵。

不错,折家军与麟州边军很勇敢,然而是人,不是神。

高继宣对探子说道,你给我骑马快跑,日夜兼程,那怕马跑死了,也得将时间抢出来。真的抢出来。消息很快到达京城。京城炸了锅,然后商议。赵祯看着诸位宰相,说道,诸卿,你们别商议。

等到你们商议完了,府麟路也早就失守。于是将京神卫等二十个指挥使派向太原,让高继宣率领他们支援府麟路。

也就是二十营,满员一万人。

实际没有,只有五六千人,而且全是步兵。

但此次这二十营步兵表现很勇敢,居然在几天内赶到太原,一天行程几乎达到一百五十里路以上,这也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军队到达,高继宣将事务交给通判,率领这支军队赶向府麟路。

赶是赶来了,但也累坏了,然而此时麟州城坚守了十几天,情况危急,高继宣也管不了那么多。

但多灾多难,到达天门关时,忽然老天下了大雨,前方黄河河水猛涨。

当天黑夜降临,宋军站在河边全部发抖,没法划船,没法游泳。

高继宣无奈的扎下营地,又在河边杀猪宰羊,摆好香案,祭拜上苍,老天在上,河神在下,让大雨停下。

凌晨时分,雨真的停下来。

高继宣说道:“河神显灵了,这次一定会旗开得胜。”

但这里是北方,纵然下雨,雨也不会很长,是不是高继宣刻意使了一个心理战术,不得而知。

黎明渡过黄河,傍晚时分,来到麟州郊外。远远的还能看到麟州城正在与西夏人交战。

血战十几天,麟州城还在宋军手中!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二章 最强折家军(四)--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