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二百三十五章 割(四)
p>带着环儿与四儿,以及赵通判来到那栋神秘的园子里。位置在鸡毛山西南方向,这里有一个湖泊,地形的变化,使郑朗不大确定起来,这个湖是不是镜湖。

但比镜湖面积应当大一些。

门口站着杨九斤与王直守卫。

本来郑朗掏腰包建造它,引起许多人猜测,后面涌来大批工匠,带来许多材料,又在芜湖采购了许多材料,更让人好奇。园子没有修好,房屋也没有盖好,里面的器械同样没有做好,然而自从这批工匠进去后,就封锁起来。于是有人悄悄趴到墙头上看,但秘密却在几间屋子里面,在墙头上怎么看得到?因此引发一些传言。

赵通判也听说了,问:“里面是什么?”

“带你进去看你便知。”

几个人走进去,施从光夫妇迎上来,虽早看到过图纸,也解释了原理,同样一脸惊奇,喃喃道:“真是太古怪。”

这使郑朗想到一件事,不说清楚此事,恐怕也会有奇怪的说法到处传扬,道:“你马上让工匠雕刻一尊孔子像,在像基上刻上这一行字。”

说着讨来纸笔,写下《大学》里那一段话,然后写了两个大字:“物格”。

俺这也是儒家的学问,非装神弄鬼之道。

施从光看到后,肃然道:“正是。”

他也是官宦子弟,能理解郑朗的苦心。

这才将赵通判带进去,看了看,赵通判同样一脸的古怪,就看到一件事物,脸色陡变!惊疑地道:“这是……”

“物格,只是让一些恶人用来装神弄鬼了。”

“难怪,难怪……”只要将神通变成了装神弄鬼,一切就清楚了,赵通判道:“郑知州,如何处理?如何善后?”

侦破难,善后更难。

“想妥善善后,已是无法,尽管减少此事引起的余波,不过我已经安排下去,刻意从江宁请来大量人手协助。”

“应是如此,”太平州人手是没有办法请的。

“赵通判勿用担心,大约几天后就有结果,所以来的时候我让你保守秘密。既然你来到芜湖,我们说一说芜湖。你看一看,若是将此处开放,会不会有人前来参观?”

“会的。”

“如果就着这湖,多载几排垂柳,修一条石径路,建一些水榭与凉亭,湖里再载上莲藕,在鸡毛山修一座晋朝军营址,将南边的周瑜墓整葺一下。然后南边的大圩修建起来,芜湖会是什么样子?”

也就是十三连圩,画了图,未取名字,紧连着芜湖城,周瑜墓也在其里。

“这办法好啊,”赵通判还不能全部看出来,但大约的能看到,其他的大圩不谈,十三连圩占地就有近千顷,能容纳多少百姓?这是人口基数,没有当地百姓做底,一个城镇还是很难发展的。

几个大圩一修,太平州会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青弋水与长江的威力就能发挥出来。有旅游的地方,有商业,有农业,有优良的港口,岂不正是一个大港口出现了?

而且上到武昌,下到江宁,这一段长江江面上没有其他的大港,芜湖港出现,正好填补了真空。

想了想,又道:“好啊,好。”

但这样一来,真的玩大了。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那么太平州怎么办?”

“什么太平州,难道芜湖不属于太平州?有一个比喻,长子很优秀,考中进士,一家人皆爱长子。可突然次子发力,考中了状元。难道不应当吗?”

赵通判挠头大笑起来。

八月凉爽下来,天有雨,雨不大,赵通判被美好的前景勾动了心思,笑声爽朗的透过了薄薄的雨幕,传得很远。

郑朗又说道:“若是修葺得当,赵通判,你看,假如这里有亭有榭有廊有藕,再碰到这个绵绵的小雨天气,湖面烟波缈茫,莲藕飘香,垂柳轻摇,碧水拍岸,是不是很**?”

“郑知州,别说了,说得我都等不及啦。”

几个人一起乐起来。

郑朗指了指附近道:“此处是一景,沿街我会修几栋房屋,做一个食馆,以馆养景,维护此园器械的维修,但来的游客必然多,赵通判,有没有兴趣在此处盖几间房屋?”

这个懂的。

其实勾画得当,这块荒地有可能会成为黄金地段,包括州府都可以操作,然而郑朗没有提醒,这个例不能开的,一旦有人佼仿,可开了一个恶例。宋朝同样有很多聪明人,想不到罢了,想到了,以后恶炒地皮,那恶孽岂能了得?

还是让它笨拙的自由发展,给贫困百姓一线生机。

若发展起来,在城廓税、商税、和买,甚至连带着的茶税、盐税、酒税上足以赚取回来。

魏大娘子站在一边听着听着,眼睛放起光来。

她家娘家有钱,夫家也有钱。

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假,但听了郑朗的话,赵通判有没有动心思不知,她是动了心思的。与施从光告别,一行人冒着一把小雨,重新上船。

在船上四儿抱怨地说:“大郎,为什么我家不参与?”

后知后觉,现在才想起来前景,心疼了。

“你啊,钱够用就行了,我一年不少的俸禄,加上自家的收入,钱不够多吗?”

但有谁嫌钱多的?四儿还是不高兴。

“我与他们不同,赵通判仅是一个地方的通判,可我呢,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看?事情没有做,一旦做出,盯着的人会更多。以前仅是进了几次皇宫,就碍着范讽,况且以后?想找麻烦,是不是很简单?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五章 割(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