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从由党人担任阁僚这一点上看,1900年10月成立的第四次伊藤内阁也可以称为政党内阁。那届内阁除陆军、海军、外务三位大臣以外的阁员全部是政友会党员,伊藤是政友会总裁。但伊藤与大隈一样是拥有爵位的元勋,不象原敬那样是众议员。原敬是第一个众院拥有议席的相。名义上相是由天皇降旨任命的,但作为政府之长的相能从以国民为基础的议会登场亮相,意义重大。日本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君临国民、高高上的政府第一次被建立国民基础之上的政府所代替。原敬成为相的意义不单纯于实现了政党内阁,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原敬内阁内外政策上有系统的政策构想,并按此实施。政党政治下运营政权的基本特点就于提出政策主张,争取获得国民支持。
从这个观点出,原敬积极从官界和财界内展有才能的人加入政友会,以期提高制定政策能力,使政友会有质的展。以往的政党打着自由民权运动的旗号,多为豪言壮语派和演说派,缺乏近代政党所必需的制定政策能力和经济运营方面的优秀人材。对于以政党政治取代藩阀政治为目标的原敬来说,当务之急是培养有国策担当能力的政党和人材。原敬内阁提出的“四大政策纲领”就是这种背景下由政友会打出的政策构想。
为什么原敬的政党内阁能够取代明治维以来一直执国政之牛耳的藩阀官僚政权呢?背景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民主主义高涨,形成国民要求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时代大趋势。寺内内阁由于米骚动和出兵西伯利亚而遭到批判,走投无路的寺内正毅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相职务,将继任相人选问题全部委托给素有“相制造者”之称的山县有朋。山县推举元老之一的西园寺公望为相,但西园寺称疾固辞,并说服了山县,推荐原敬出任相。原敬立即开始接近事实上掌握着相任命权的山县有朋,就当时政局交换意见。
山县虽然支持寺内内阁,但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很多问题上对第一大党政友会采取了合作的姿态。原敬坚信藩阀官僚内阁已走到头,政党内阁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表面上看原敬接近山县是为讨其欢心,实际上原敬是为移交政权做周密的准备工作。
当然,这样一个人,充满兽性的日本,显然是很容易受到责难的。
因此到了1921年的11月4日,就原敬还任上的时候,就遭到了暗杀。
然后
原敬,这个伊藤博和西园寺公望的继任者,也就那么的死去了
——————————
进入汽车后,西园寺公望依然沉思着。
会因为这样,是因为刚刚山县有朋的府邸内的时候,就西园寺已经做好了被山县有朋落井下石的情况下,山县有朋居然提出了,愿意替西园寺公望承担压力,使西园寺公望能够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话
这样的话,对西园寺公望来讲简直就如晴天霹雳一般。
要知道过去,虽然西园寺公望的势力根本无法和山县有朋相比(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就是山县有朋弄垮的),但好歹也是山县有朋大的政敌,如今山县有朋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居然转而要支持自己?
虽说西园寺公望的年纪也够大了,但是显然还是无法接受山县有朋的这种转变。
不过显然,山县有朋也不希望多说原因,因此说了上述这些话后,只是和西园寺公望谈了一些目前日本的情况,就送着西园寺公望离开了。
西园寺公望离开后,也有许多山县有朋一系的间人物走到山县有朋的面前表达了疑问。
然而这时的山县有朋却只是淡淡地道。
“山县有朋下去后,现的日本还有人有能力带领日本走出困局吗?你们?还是我?”
这就是山县有朋的理由,虽然很多国家,党争永远大于国运,但是现的山县有朋距离死期也已经不远了,许多事情多多少少也都能看开了一些,尤其是日本的国运上。
如果说,山县有朋的手里能够有那么一两个替代西园寺的人,恐怕山县有朋也不会选择继续支持西园寺公望,哪怕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只可惜
“桂太郎已经离我而去,大偎又因为山东战役的失败而彻底垮台,现我已经无人可用啦”
桂太郎,山县有朋亲密的人,过去因为和西园寺公望交替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因而那个时代被称为
,只可惜,1913年的时候,桂太郎因为年纪的问题,终还是如其他的维志士一般去世了。
桂太郎去世后,山县有朋本来是寄望于大偎重信,但是大偎重信也因为战败的关系而永不翻身。
随后还有一个寺内正毅,事实上寺内正毅也曾经出任过内阁总理大臣一职。
然而或许是因为山东战败的关系,本来身体硬朗的寺内正毅归国不久后就身染重病,虽然久经治疗,但终还是于1918年初,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历史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