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给我冲啊!”母端儿看见城门被撞开了,大步上前大喊道。起义军瞧见自己的首领身先士卒,也都是一往无前冲了进内。
李渊站在城墙上俯视着母端儿领兵进入城内,又看了一会,然后对身边的张平高说道:“好了!我们就来关门放狗吧!”
“诸将听命,关上城门!”张平高大吼一声,从腰间拔出一把钢刀举了起来,“兄弟们,给我上!让他们瞧瞧我们的厉害!”
“好!”众多将领异口同声道,犀利的眼神望着母端儿率领的起义军。
“不好!中计了!”母端儿瞧见张平高率领将领朝自己冲过来又看见城墙上的李渊,大吼道:“我们快撤!快撤!”
冲进城内的农民他们此刻忘记了什么军令如山,只是想着这里有自己需要的食物,能够填饱自己的肚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一片片小麦地,嘴巴不停地吧唧着像是咀嚼着小麦,身体到了极度饥饿的状态不听使唤的朝着小麦地冲去,被一片密密麻麻的士兵挡住视线,他们便直接拿着锄头或是镰刀迎了上去。
平民百姓终究是抵不过训练有数的隋军,不消片刻冲进去的人死伤大半,母端儿惊愕的看着站在城墙上的李渊,又瞅了一眼隋军,心中的恐惧更加深了,身体不停地后退着,不顾前方战死的农民,只想着赶快逃跑。
张平高与身后的众将士对待平民都是一剑一人,毫不怜惜,在战场上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虽然他们这些不是大奸大恶之辈,算得上是义军人士,在隋军眼中他们就是叛逆,绝不会手下留情。
母端儿三番四次的反击终于打开一条通道冲出了城内,跑到城外,毕竟他的大军在城外,染血的衣裳,满脸的血渍,严肃地神情时刻显示着他在城内经过一番苦战。众多农民看见自己的匪首如此的勇敢,心中豪情一片,他们也后知后觉城内是一个陷阱。
李渊从城墙上走了下来,望着前方横七竖八的农民的尸体,皱了一下眉头,又吩咐众人看看是否有活口,清点了一下人数有六千余人皆都死在龙门内,他们没有一跃龙门翻身,反而在此丢下性命。
“张将军,打扫一下战场,然后命令将士把敌人的尸体垒成高冢,就在城外封土吧!”李渊凝神严肃道,他今日便效仿前人‘垒为京观’,哪怕是被世人唾弃他也要这么做,面对几万人的农民起义军,就算是身为元帅,戎马一生可是杀的是平民百姓,他是真心的不忍下手,无奈只能选择前人所用的章法,震慑敌人。
‘垒为京观’乃是古代将领为了炫耀武功,聚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的军队在河南战胜了当时强大的晋军,将敌军的尸体堆放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不一定是挖成大坑活埋战俘。
例如:《史记》中的长平之战、项羽坑杀20万秦军战俘;《汉书》中王莽坑杀反抗者等皆有记载。这也是为了显示军威、震慑后人的一种方式。在当代来看是惨无人道的事情,在古时候却是稀疏平常之事。
张将军面无表情地打开城门,跨马而立再次带领五万人马冲锋陷阵了,一人一马冲入敌营杀的敌军人人噤若寒蝉,母端儿再次见识到隋军将领的杀伐果断心生惧意,萌生退意,他错误的估算了敌人的实力,高估了自己的本领,下场只有一个——死。
李渊又独自领队千人站在城墙上,每一个士兵都是军队中的神射手,一手箭术出神入化,百步穿杨之辈甚多,于是他召集在一起就是要一举歼灭匪首,容不得他撤退,否则后患无穷。
“给我放箭!”李渊一声令下,众将士齐齐射出手中的羽箭。
李渊的箭术当世数一数二的,作为主帅他不得不亲自出手,他也拿出自己惯使的长弓准备弯弓射敌,左手握住长弓,右手捏着一根羽箭搭在弓弦,一眼便瞄准了母端儿射了出去,羽箭就像是枪膛中发出的子弹,迅速且力道十足,从人群中疾驰而过,羽箭与空气摩擦,划破空气发出‘吱吱’的响声。
‘啊!’母端儿惨叫一声,发现自己的前胸不知道何时被一只冷箭穿透,鲜血直流,厚实的盔甲硬生生的被穿透了,他震惊的看着前方不知这一冷箭是何人射出来的,力道居然如此强劲。
右手握住箭杆猛地使劲,羽箭断成两截,仔细地观看了一下发现上面刻有‘太原李渊’四个字,他惊愕的抬起头望向城头出发觉众多士兵站在一起全部都把羽箭搭在弓弦准备发射了,大喊一声:“不好,快走!”
用力的拨动了手中的缰绳,胯下骏马立即嘶叫起来,调转方向准备逃离战场,李渊又再次射出了力道十足的羽箭朝着母端儿咽喉射去,被他侧身避过致命一击,锋利的箭刃划破了他的脸庞留下一道深深地划痕,鲜血又再次流了出来。
“不好!”李渊见到母端儿准备骑马遁走,他立即紧张起来,大喝一声:“擒贼先擒王!”
众人纷纷把弓箭对向了准备逃走的母端儿,数千支羽箭一起发射犹如疾风暴雨的从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径直朝着母端儿射去,母端儿撇过头大惊失色,立即加大了手中的力道,战马跑得速度加快了,可是仍然逃不过羽箭的攻击,母端儿厚实的铠甲硬生生的被羽箭洞穿,胯下的战马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