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飞白传>第一章 忠义之后

初夏嘉兴,早已是处处湿热,一片蝉声

董文竹坐上庄主之位不久后,便弃了先前旧址,在一处据说风水极佳的地方,新建了大雪山庄。

江湖传闻,果不其然,新址上的大雪山庄,自此后顺风顺水,比之前更加春风得意。渐渐地,人们便似乎忘记了那早已摘去匾额,残门斑驳的旧址,忘记了昔日也曾带领大雪山庄叱咤盐路的屠风扬。众人津津乐道的,不过是新气象中的气象万千。

这年夏天的大雪山庄,重叠院落中正开满一簇簇粉红的紫薇,与那白墙青瓦交相辉映,分外动人。这一年,西北盐路在合志堂堂主卢宁的奋力开拓下,终于迎来一番新的辉煌,令大雪山庄在荒僻西北风生水起,连玉门关外的胡人提起这位年轻有为的堂主,都不由面露钦羡。

此刻,这位年纪轻轻便位列堂主之位的青年俊才,正步步生风,穿过曲折回廊,随下人急急赶往“鸿峰斋”,去赴庄主董文竹专为他一人单设的接风宴。

头顶,是鎏金烈日,脚下,是江南常见的青石板路,回廊外,有小小一汪碧池,清澈见底,内游几尾安静红鱼,湖周围耸立假山,嶙峋瘦影倒映水中,显出格外动人的模样。

卢宁大步前进,满心畅快。长居西北,满眼尽是风烟莽荒,再见到江南美景,他干涸而沉重的心,终于缓缓滋润饱满起来。纵然是头顶那鎏金的滚烫灿阳,在他眼中,也是湿润而美好的。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紫薇花香,只觉心旷神怡。

对于卢宁来说,只有闻到嘉兴湿漉漉的空气,才会觉得踏实。

西北荒漠,盐路风沙,所有磨砺,都令他感到疲倦。那些荒凉苍风,凛冽刮过面颊,如同刀割,令人感到莫名心酸。西北的太阳,仿佛永远昏昏沉沉,便是灿烂浓烈之时,也满含着尘埃,令人感到浑浊。

对于卢宁来说,嘉兴才是他的家,是安放灵魂之所。

然而,他接替父亲卢云笙的合志堂堂主之位后,并没能留在洛阳,更没留在江南。庄主董文竹将他与合志堂,一齐送去了遥远的西北。

初次奔赴西北之前,董文竹曾在“鸿峰斋”单独为他设宴,面对面饮酒之中,那年近古稀的老人,几次举起酒杯,双眼满含重托,嘶哑道:“西北艰涩,从此便落在你卢宁的肩上了,盼你以贤能先父为榜样,殚精竭虑。”

那一日,卢宁端着酒杯,于旧事中满心怅惘。他想起父亲卢云笙在大雪山庄那戛然而止的人生,那么悲壮又那么凄惨,不由百感交集,满心酸涩间,几乎落下泪来。

那一日,他也看到了庄主董文竹眼中的痛惜之心,看到了郑重托付。他知道,以先父作为榜样,他必将在盐路上鞠躬尽瘁,方能报大雪山庄之情,大雪山庄之义,还有大雪山庄之信任。

卢宁自小长在大雪山庄,父亲惨死之前,他少年得志,早早入堂,在盐路上历练,可谓踌躇满志,直到……王遮山毁了一切。

想到这里,他那原本充满欣喜的双眸,突然涌上一层浓郁的血红,抬眼间,已能瞧见“鸿峰斋”三个金字,落在乌黑的大匾上,一如往昔。

下人已经前去开门,“吱呀”一声,那镂花木门正中对开,脆响惊飞了廊檐上栖息的雀鸟,“扑啦啦”飞起一片。

这些年来,卢宁几年才能回一次嘉兴。每一次,董文竹都会亲自在“鸿峰斋”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董文竹是看重他的,卢宁心知肚明,甚至还有点小小的骄傲自得。对他来说,前些年母亲辞世之后,董文竹便成了他唯一的亲人。

这些年来,若不是董文竹,他与母亲,只二人相伴,艰难可想而知。他是家中独子,常年在盐路奔波,若不是董文竹照拂,母亲焉得安享晚景。

所以,多年前,当母亲之面,卢宁认董文竹作义父,时时感恩。

因此,卢宁对大雪山庄那些宏大雄壮的忠义之情,很多时候便化作了对庄主董文竹非常私密的感恩之心。因为庄主如父,恩重如山,他便是死在盐路上,只要能守护大雪山庄,亦是死而无憾。

只是,每当他一步跨进大雪山庄那高高的门槛之时,便会瞬间产生一丝柔情。

那一丝柔情,或许是对故土的眷恋,或许是对往日的追忆,总而言之,只要他一脚踏入大雪山庄,便会从一个杀伐决断、果敢坚定的堂主,变成个眉宇清朗的年轻人。

眼前,门开了,自内飘出阵阵幽香,那是董文竹惯用的香,闻起来格外舒爽。霎时间,卢宁双眼褪去血红,恢复了清澈颜色。他对下人笑了笑,伸手撩起袍裾,大步迈进门去。

珠帘内,董文竹正站在大敞的窗边,负手而立,瞧着后院里盛放的紫薇花。门开的一瞬,他的耳朵微微一动,卢宁一步迈入门内,他的眼睛微微一闪。少顷,卢宁已经穿过那“叮咚”作响的水晶珠帘,来到一桌盛宴之前。直至此刻,那一直静静伫立的老人,方才回过身来,伸手大笑。

“回来了!”他笑得满眼晶莹,伸手便抓卢宁的双臂,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义父!”卢宁正要下拜,却被董文竹半路扶住,“义父”二字方才出口,已经哽咽。

这一刻,他们之间,实则一对父子。

“可回来了,可回来了……”董文竹苍老良多,深陷的双眼里满是动容泪光,似是盼了太久。他一面喃喃,一面托起卢宁,示意他入座。

眼前的年轻人,黝黑皴


状态提示:第一章 忠义之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