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菩萨马鸣(梵文a?vaghosa)菩萨,中天竺国人,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约为西元一世纪的人。
他是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佛所行赞》是他最重要的梵文诗歌作品。
他可以说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开优美文学的先河,在梵语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盛名。
马鸣是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博学又善辩。曾与印度长老胁尊者对论,深受折服,于是皈投尊者座下,为其弟子。
出家后的马鸣,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极受国王器重。
此外,他也感化了月氏国王迦腻色迦,带领臣民皈依向佛。一次,迦腻色迦王带兵入侵中印度摩竭陀国,要求三亿金作为撤兵条件,并扬言如果没有钱,可以改用佛钵及马鸣相抵。
果然,迦腻色迦王获得这两项稀世宝物,欢喜不已,但群臣却都表示不满,而议论纷纷。
迦腻色迦王为了使大众能了解马鸣的辩才与智慧,更为引导大众体悟佛理,就召集所有沙门外道,礼请马鸣升座说法,会中同时有七匹已经饿了六天的马随众闻法。
马鸣说法后,大众皆闻法悟道,连这些马都感动地嘶鸣,于是臣民心生感佩,景仰马鸣的高德懿行。
由于群马受到感化的奇迹异象,因此世人就尊称他为
“马鸣菩萨”。对后世影响更大的是他的作品,他以诗作教化世人,感人至深。
两部较重要的诗歌作品是:将佛陀的一生用梵语写成叙事诗的《佛所行赞》;记述佛陀的异母兄弟难陀的叙事诗《孙陀罗难陀诗》。
此外,还有三部佛教戏剧流传后世,其中以从中亚发现片断的《舍利弗故事》,为古典梵语戏剧之最重要者,也是现存梵文文学中最古老的戏剧作品。
这些代表作都洋溢着热烈的佛教信仰。论述方面的著作有《大乘**经论》等,也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在诸作品中,以《佛所行赞》为马鸣菩萨的代表作,他是以五言偈颂来赞述佛陀由诞生到八分舍利的一生事迹。
由于文辞优史上,诸佛传文学无出其右者,曾广泛流传于古印度。
现存有梵本十七章,西藏译本及汉译本五卷二十八品。另有日本人寺本婉雅的日译本,德国人韦勒(f.weller)的德译本及英国人喀畏尔(e.bwell)、比尔(s.beal)等人的英译本刊行。
可见其影响之广,与受喜爱的程度。在以阿毘达磨繁琐论辩为胜的部派佛教时代中,佛法很不容易深入广大群众;直到大乘时代马鸣菩萨的出现,将深奥的佛理融入音乐、戏曲、诗歌等文艺方式的作品中,不但受到一般庶民的欢迎,而且也收到了通俗教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