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12章 晏殊(十一首)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昴苄次恼拢嗨晔币陨裢偈裕屯砍錾怼h首谑惫僦猎紫唷7吨傺汀⒑⑴费粜薜榷汲鲎运拿畔隆k茉缇徒胧送荆拧盎ㄍ沤醮亍钡墓笕松睿首髂谌荽蠖际且鞣缗隆⒗氤畋鸷蓿挥惺裁聪质狄庖濉?

晏殊词主要为应歌而作,因此很注意字句的音韵节奏。象“重头歌韵响琮,入破舞腰红乱旋。”(《木兰花》)上句形容歌唱的韵律,下句描写舞蹈的姿态。“重头”、“入破”是音乐上的词语,即所谓“管弦家语”(刘攽《贡父诗话》);“琮”双声,表示琴声,“乱旋”迭韵,形容舞姿。

晏殊词有时也能反映出较深的含意,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是写西风落叶、众劳芜秽,词人独自登楼望远的心境,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词集名《珠玉词》。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1全句是指这次宴会的天气与去年此时相同,池沼台榭也依然如旧。

2前人认为诗词写作都是“虚处难工”,这里“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却以虚语显工巧。王士祯谈诗、词、曲分界,就举“无可奈何”两句,认为一定是词而决非香奁诗(艳诗),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则又定非草堂词,见《花草蒙拾》。

【简说】

本词内容只是一般文人的伤春之感,其中“无可奈何”两句,由于经过苦心构思,显得清新流利,对仗工巧,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因而受人称赏。晏殊自己对这两句也很欣赏,所以在《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又将它们用作腹联(第五、六两句)。明代杨慎《词品》认为“‘无可奈何’两语工丽,天然奇偶。”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1。曲栏杆影入凉波2。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园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注释】

1庭莎(suo缩):庭中的莎草。

2这句是说斜阳把曲阑干的影子投在绿波之中。

【简说】

这首词景中见情,以花、草、风、雨衬托酒醒人散后的怅惘之情。在艺术上亦有其特色,一是注意色泽,如“红片”、“翠幕”;二是注重声音,如帘、落、栏、凉,花、红、好、回、荷,都是双声字(即声母相同),“落庭莎”,“入凉波”,“得愁多”又都是“仄平平”。

浣溪沙

一向1年光有限身。等闲2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3。

【注释】

1一向:即一晌,一会儿。

2等闲:平常。

3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记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简说】

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运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踏莎行

祖席1离歌,长亭2别宴。香尘3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4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5。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6。

【注释】

1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2长亭:旅途中的驿站。

3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4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

5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6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简说】

先写送行时饮别酒唱离歌,再写临别依依,欲行又回头。“居人”两句是对句,从马嘶不行、船转不前,衬托出别情之深。接着写别后登楼,只见斜阳平波,引出无限愁思。王世贞认为“‘斜阳只送平波远’……淡语之有致者也。”(《艺苑卮言》)这是说作者使用的语言虽然平易,而含意却很深远。

踏莎行

小径红稀1,芳郊绿遍2。高台树色阴阴见3。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4。垆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1红稀:花儿稀少。红,指花。

2绿遍:绿草长满郊外。

3阴阴见(xian现):暗暗显露。

4两句是说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简说】

张惠言《词选》指出:“此词亦有所兴。”《蓼园词选》亦认为本词所写的花、叶、高台、杨花、东风等都有所寄托。其实本词主要是通过写景来引出最后两句,亦即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的惆怅心情。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1。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2。偶学念奴声调3,有时高遏行云4。蜀锦缠头无数5,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6道,残杯冷炙谩消魂7。衷肠8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9,不辞遍唱阳春10。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释】

1西秦: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之地,称为三秦,其中西秦在咸阳以西,即今陕西中部西境之地。曹植《侍太子坐》诗:“歌者


状态提示:第12章 晏殊(十一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