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2951章 肖林高地

张灵甫同样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本间雅晴,脑海中和本间的照片一对比,他肯定的说:“是本间雅晴,他忽然出现在这里,真有这个可能!”然后他喊道:“快,把步话机拿过来。”

步话机很快递到他的手中,他直接要了自己的炮团团长,然后报出一个地标参数,并让他立刻开炮。

孙立人他们看到本间雅晴的时候,后者也看到了他们,而在分辨出孙立人衣领上的军衔乃是上将衔时,本间雅晴立刻低呼一声:“支那上将?吆西,小野君,快,立刻联系炮兵,让他们立刻开炮!”

张灵甫和本间雅晴的反应都很快,他们手下的炮兵也都很争气,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的企图都没能得逞。不过,随之而来的则是马兰战役的提前爆发。在双方炮兵互射将近二十分钟以后,孙立人和本间雅晴同时做出决定,要立刻展开攻势。于是,就以这轮火炮对射为标识,马兰战役正式登上世界军事历史舞台。

战役开始的当天,中国一方因为张灵甫所部时刻准备着发动总攻,所以占得了先机。第一师的工兵营在花了两个半小时清理出一条通道之后,第一师的一个喷火坦克团直接开上了战场,硬是用火焰杀出了一条血路。随即,第一师的另外两个坦克团并三个装甲团又一个机步旅进行快速穿插,按照张灵甫之前就设想好的步骤,出奇兵占领了位于马兰东北方十五千米处的一个高地。

这个高地乃是马兰以东附近最关键的一个战略点,日军布有重兵把守,所以占领行动并不顺利。第一师先是遭到了大约两个大队的鬼子强有力的阻击,随即又在高地附近遭遇了大约两个师的独立军的围攻。不过,因为第一师有备而来,配备了足够分量的喷火坦克,所以尽管两个师的独立军悉数服用了兴奋剂,最终却依旧没能挡住第一师的攻势。当然了,为了打下这个高地,第一师的伤亡也比较惨重,最后统计下来,单单机步旅损失就超过了一千人,而损毁的坦克也超过了一百辆。

夺取这座高地的代价巨大,不过从战后分析来看却是值得的。因为正是占领了这座高地,远征第三集团军才获得了前进的立足点,也才有了后面的甘邦大捷。

这个高地后来被张灵甫命名为肖林高地。张灵甫之所以这么做,因为这座高地的取得,和一个名叫肖林的上尉的牺牲有着莫大的关系。高地争夺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正是因为肖林的牺牲,在最关键的时候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鬼子的一个地堡射口,这才为后面的部队争取到了突进的时间。

肖林高地的争夺战一共进行了六个半小时,而在第一师占领这个高地之后,应该是清楚这个高地的战略价值,日军立刻组织了反扑。于是此后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斗都围绕着肖林高地展开。

马兰战役开打之后,应该是察觉到了中方的意图,小泉敏一郎第二天就致电美方,要求立刻展开夺岛作战。同时,源于井上成美的建议,他通过白宫致电斯大林,称愿意帮助苏俄红军夺回远东,如果苏俄需要,他可以说动日本军部,让他们派出军队从苏俄远东地区的科尔萨科夫登陆,从背后向中**队发起进攻。

拉拢苏俄加入对华作战集团,这是杜鲁门一直渴望的。所以,在小泉敏一郎表现出这样的意向后,他紧随其后又加上一把火,称美国政府同情苏俄的遭遇,愿意帮助苏俄红军夺回被中国强占的领土,许诺只要苏俄红军展开收复远东的战斗,那么美国政府就会向苏俄提供若干援助云云。

杜鲁门在拉拢苏俄加入对华作战集团一事上忽然表现得如此热情是有原因的,盖因为在巴西战场上,虽然美国政府先后填入了超过十万的军队,但是却依旧不能遏制巴西政府军和中国南美志愿军的攻势。又因为南美其它国家在联合****一事上开始表现得犹豫不决,杜鲁门担心南美局势失控,故迫切需要苏俄从北方牵制住中国,希望能藉此让中国政府减少对巴西战场的投入。

中日两国在马来半岛再次大打出手,受到刺激的还有英国。在肖林高地被中**队占领,日军处于被动局面后,丘吉尔派人主动联络小泉敏一郎,称愿意从印度孟加拉地区出兵牵制中国,同时开出条件,那就是在击败中国之后,英国必须获得马来半岛除日军目前控制住的其它区域的支配权。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或者说丘吉尔以为在马来半岛战事上,中国方面根本毫无胜算,所以他们以为痛打落水狗并且捡果子的机会来了。

对于英国人的小算盘,小泉敏一郎心知肚明。正因为此,他并没有回应英国人的“善意”,反而称皇军有信心单独战胜支那军队,英**队在旁边看戏就行了。

很明显的欲擒故纵,丘吉尔当然也能看穿。不过,小泉敏一郎越是如此,丘吉尔反而越发坚定了出兵缅甸的决心。于是,英国大本营立刻对原来的中东计划进行修改,转为中南半岛作战方案,想要趁中国中南半岛部队被牵制在马兰战役上的时机,将缅甸强行收归囊中。不过,应该是认识到自家军队战力不足,英国人作出上述决定之后并没有立即付诸行动,而是致电中国政府,称鉴于缅甸民众的呼吁,英国政府决定加快重新回到缅甸的步伐,希望中国政府能照顾缅甸人民的情绪,在此事上予以配合。

联合政府军政高层里面最先看到这份电


状态提示:第2951章 肖林高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