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陷阵无敌>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阵(三)

在大戟士方位不断转换之间,陷阵营的军士们逐渐被其分割成两队,分别受困于“阴”、“阳”两端之中,彼此之间无法进行任何联系和援助。

更糟糕的是,两仪流泉阵的阴阳两端之内,那些大戟士们还组成了一个个小阵,进一步蚕食分裂着陷阵营的军士们。

陷阵营的众士兵被大戟士们缠住了手脚,逐渐陷于“泥沼”之中。可以说,这场战争的走势如今由张郃的大戟士完全掌控着,主导权已经彻底落入他们手中。

最终,陷阵军士们被不断“流动”着的大戟士们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或两三人,或三四人各自为战,但已经再也组不成像最初那般整齐合一的团体。

相互之间没有配合,没有支援,只能自顾自地战斗着。

论个体实力,陷阵营的这些士兵绝对称得上是天下无双,张郃的大戟士虽然也是河北精锐,可是论单兵战力还是要差之陷阵营一筹的。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大戟士们在分割陷阵营的同时,自身阵型并未有丝毫的紊乱,相互之间更是能做出严丝合缝的配合动作,一旦有谁的长戟刺空,必定有另一人随即迎上补刺,或是为先前那人作出防护。

而陷阵营那一边,如果某人武器刺空露出破绽,那多半意味着下一刻他即将为敌所伤,身受重创或殒命身亡。

虽然速率并不快,但陷阵营在大戟士的阵阵紧逼之下确实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多的死伤。

大戟士所列战阵之精妙,武器长度之特别,是他们所掌握的两项杀手锏。按理说,即使陷阵营被敌阵所困,无法以整体迎战,被迫只能各自为战,但如果以他们个体实力之强悍来看,倒也不至于一下子就落入下风。然而大戟士所用之长戟,长度达到陷阵营所用枪矛的一倍半,这就足以让他们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不少优势。往往陷阵军士的兵器还未攻至大戟士的身前,大戟士手中的长戟就已经堪堪刺破对方的皮肉了。

情势很危险,只是须臾功夫,陷阵营的死伤人数便已接近一成,近百人的伤亡。

高顺看得是目眦欲裂,陷阵营成军以来,虽然也遇到过不少的强敌,但像今日这样,战斗一开始便立即陷入下风的,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陷阵营,此番不是攻陷敌方之阵,而是彻彻底底地陷于敌方之阵了。

己方的损伤近百人,而敌方的折损则只有五十人左右。

同等数量下,陷阵营和别军作战,竟然达到了一比二的损失!

中原之精锐,竟在北方强兵面前不济如斯!

要不是高顺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这个事实!

而一旁观战的曹操,此刻身子在微微颤抖着,心中充满忧虑。

形势太糟了,糟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即使曹操军略过人,他也绝没有料到对方的这支大戟士竟然强悍到这种地步,更没有料到对方的统领张郃竟然是如此一个善战之将。

什么颜良,什么文丑,论威胁程度比眼前的那个张郃差得远了,根本就是云泥之别!

这个张郃不但能够布置出两仪流泉阵这般高深的阵法,而且能通过长戟的使用,让全军取得武器长度上的优势,从而改变两仪流泉阵杀伤性不足的这个弱点,这是何等厉害的练兵能力。

此人来日必会成为扬名天下之良将!曹操如是叹道。

此时战场之上,张郃的大戟士可谓完全压制住了高顺的陷阵营,不给对方一丝反扑的机会。

看着眼前对己方极为不利的战局,曹操心急如焚。只见其双手紧握,指甲都已经将掌心上的皮肤给刺破了。

高顺虽然也是领兵高手,但终究不是完人,更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高顺此役最终没能力挽狂澜,曹操也无法苛责于他。

不过此役若败,后果不堪设想,哪怕他曹操想苛责高顺,估计也没有机会了。

作为旁观者,曹操当然看出了张郃所布之两仪流泉阵,其弱点是什么。

机动性不足,这是两仪流泉阵的最大弱点,或者说是这支大戟士所设两仪流泉阵的最大弱点。

大戟士的武器乃是长达一丈五尺的长戟,古今中外,使用超长武器的兵阵,机动力的欠缺历来就是不变的弱点。

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枪阵——马其顿方阵,其机动力不足的弱点更是凸显到了极致。由于马其顿方阵所使用的武器乃是长达十八英尺(将近五米五)的长枪,导致士兵们在阵中只能正步向前走,连横向移动都很难办到,更遑论后退了。这么一支机动力严重欠缺的兵阵,即使能扬名一时,终是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之中,罗马军队以速度优势绕过马其顿方阵的正面,迅速击溃其侧翼和后方,导致闻名欧洲之马其顿方阵的覆没。

大戟士所使用的兵器之长度较之于马其顿方阵有所不及,因此在机动力方面所显现的问题也没有马其顿方阵那么严重,但长度超出常规制式兵器许多的长戟,还是导致了大戟士们移动速度的下降。

虽然大戟士并不像马其顿方阵那样,位于阵中的士兵连横向移动都难以做到。可以说,这支大戟士在移动角度上并没有问题,甚至根据阵型的变化需要,这支大戟士还能较为灵巧地往不同的方向进行方位的转换。但是,能向不同方位进行移动也好,能做到局部范围内的灵巧移动也罢,并不能改变整体速度不快的这一不争的事实。

如果先


状态提示: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阵(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