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吟风留在皇上身边,倒是一直劝诫朱高炽照顾身子,不要操劳,不过徐子明也觉得柳吟风该成家了,等到洪熙元年,便让柳吟风告罪回岛成亲,娶了张紫馨,柳吟风见朱高炽仍然固执已见,也没有办法,只能托辞告老,被田光多寿接了回去。
朱瞻基见时机成熟,而柳吟风也离京了,立刻就吩咐那边开始动手,另一方面监视着朱高煦一举一动,朱高煦此时倒是胸有成竹,只要朱高炽一死,那朱瞻基必然经过山东才能入京,那时就是自己的机会,只要杀了朱瞻基,皇位非我莫属。
纤依虽怪徐子明瞒着她,不过见到妹妹幸福,她也开心,而且现在两人有了一个女儿,倒是让徐子明宝贝的不行,当初石中天的遗体运回来便葬在了山上,如今每年都要去拜祭,而义父沈万三也身体渐渐不好,倒是让徐子明有些无奈。
柳吟风回来不久,京中便传来皇上病重的消息,而朱高煦却准备好了造反,只不过到了五月,皇上驾崩,朱高煦虽然准备妥当,却一直没等来朱瞻基,最后京城传来朱瞻基已经登基的消息,才让朱高煦目瞪口呆,他什么时候进京的?
徐子明听到朱高炽死亡的消息,倒是一言不发,柳吟风此时也察觉里面有很多问题,不过大局已定,他也没有办法,而且他知道朱瞻基对自己一系向来顾虑多多,如今他也回不去了,只能留在岛上,两人研究了一下,倒是觉得朱瞻基嫌疑最大,只是木已成舟,多说无益。
朱高炽体恤民力,倒是不让郑和出海了,朱瞻基也是这个意思,郑和虽然怀念,不过没有皇上支持,也只能留在宫中,而朱瞻基却是靠着海上交通绕过山东,直接到了京城即位,让朱高煦空欢喜一场,而朱高煦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过去,到底还是造反了。
虽然他一直以为张辅是自己一边的人,派了心腹进京联络,可惜张辅却把人绑了交给了朱瞻基,表明了立场,这下朱瞻基只能讨伐这位叔叔了,虽然出征人选多有争议,不过此时一个大臣提起了当年李景隆的事情,朱瞻基便坚定了自己亲征的决心,免得遇上废物,重演当年的悲剧,可惜朱高煦办事也是虎头蛇尾,一听说这个侄子亲自来征,倒是立刻就跑去投降了。
这个结果叫徐子明哭笑不得,虽然他早知道朱高煦不会轻易臣服朱瞻基,却没料到他办事这么前后不搭,虽然明知道朱高煦起兵也没有机会,却仍然没想到这么个结局,只不过纤依当初入宫去见朱高炽时就被朱瞻基敌视,徐子明也深知朱瞻基心思深沉,倒是把生意都交给了赵半城,自己不再插手大明的事情了。
而朱高煦终究没有活多久,就得罪了朱瞻基,被人生生闷死了,朱瞻基想到当初自己被父王责罚,便找来马三保,道,
“如今四海升平,可四夷却久不来朝,朕欲派你再出使各国一番,你可愿意?”
马三保听了,立刻便拜,
“愿替皇上分忧。”
朱瞻基招他到近前,小声吩咐道,
“你多带兵士,到了苏门答腊见了那平海贱人,就给朕抓回来,还有那柳吟风和徐子明,一并处死,此乃密旨,不得声张。”
马三保闻言哆嗦了一下,忙低下头去,声音几不可闻,
“是,皇上。”
宣德五年,郑和带了两万七千多人,最后一次踏上了七下西洋的道路,不过这次他却抱着必死的决心,想当初他初次见到纤依,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些年风风雨雨,虽然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陈文静的人,可他一直都在心里谨记,决不负卿!而这次皇上既然派了他这么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若是拒绝不去,想必皇上也会派别人去做,那样反倒让殿下更加危险,如此自己便再走一趟吧,以前的密旨都是寻找建文帝下落,如今却是要捉拿纤依回京,马三保仰天而望,暗叹这是自己的宿命,只能由自己完结。
也许是知道这是最后一次,郑和倒是没有着急,直到宣德六年二月才到福建长乐港,停留了半年之久,又派人去寻找了当初不见踪影的白丫头,却发现她已经跟一农户成婚生子,坦言不想再回海上,只让马三保给小姐带言,希望小姐原谅当初不辞而别,马三保答应下来,于十二月出五虎门,继续航行,一路行经占城、瓜哇、满剌加,直至宣德七年八月十八抵达苏门答腊,逗留了一个月之久,十月十日启航,期间私下见了纤依几次,言谈不详,不过等他离开不久,徐子明便举家迁移到了更远的地方,之后马三保一路西下,等到宣德八年回航途中,马三保劳累过度,病死古里。
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其实当初朱瞻基也做了两手准备,不过王景弘一直跟着马三保,虽然他也得到皇上吩咐,不过只要马三保在,他就不会动手,而当初纤依跟马三保见面之后也早早就离开了苏门答腊,并且音信全无,这次回航,王景弘在苏门答腊只逗留了六天,见没有平海殿下的动静,就带人离开了。
而朱瞻基等到的消息却是她们已经全部消失了,就像当初建文帝一样,朱瞻基命令所有有关自己这个姑姑的消息全部抹煞掉,不许出现在史书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心里好过一些,忘掉那些经历的不愉快。
就连徐子明也不清楚当初纤依跟马三保说了什么,只不过当纤依要把所有人带到新的地方去,徐子明问道,
“三保可是说了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