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着,见微知着啊,洪大人果然不凡,本帅佩服,佩服!”孙显祖听到洪承畴再一次确认,一时心情大好,不要钱的客套随口就来。其他将领一听,也跟着赞了起来,反正花花轿子大家都乐意抬。
洪承畴没回应他们,自己独目远眺,显得和他们格格不入。无形中,就好像在说,这只是小意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让那些武将感觉自己拍马屁好像拍到棉花上了,使不出力的感觉,很无趣,也就慢慢闭了嘴。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像洪承畴这样年轻有为的文官,特别是还表露出了不凡的见解,这种人一般都瞧不起他们这些武夫的。
事实也真是如此,洪承畴心中对他们很是不屑,稍微露点手段,就能把他们驱之如臂。自己的将来,当在朝堂之上,内阁之中。
府谷城头的叫天军将士,显然也发现了明军,警钟响起。
所有人的心一下都提了起来,在各级首领的指挥下,匆忙做着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有一丝紧张。不少人的眼神中,甚至还有一点恐惧。可以说,这次是叫天军遇到的最厉害的敌人。能不能打赢,没有人有把握。
城头上,胡宽领着他的手下布防于整个面对明军的城头上,其他城墙也有人,但相对来说,战斗力要弱一点。
说实话,胡广这也是第一次面对官府真正的精锐,心中有点没底。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很大地影响叫天军的将士们。
因此,他努力让自己露出笑容,装出并不很在乎的样子,偶尔和黑子他们谈笑风生,不把城外的明军看得过重。
上到箭楼后,胡广等几个首领便用望远镜查看起敌情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还真吓一跳。长长的明军队伍,犹如一条长龙,正从远处向府谷县城游来。在队伍的前后左右,还有游骑散开着。
看他们的阵势以及彪悍的士卒。还有高昂的士气,都不是胡汉三以前待过的那支地方明军可比。
胡宽就在胡广的身边,透过望远镜一边看着,一边给他讲解道:“这支明军是延绥巡抚手下几个将领拼凑起来的,从旗面上看。来了大约有三千人。领头的那个好像……好像是总兵孙显祖。”
那些城外的将领,以前都是自己仰视的存在,想见个面,那是门都没有。没想到眼下面对面的时候,却是敌对的战场上。
“大哥,那个文官装束的是什么人?”胡广一边看一边听着,忽然发问道。
不管是谁,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文官在一群武将中,是鹤立鸡群,从所处的位置看。地位不低,自然有必要关注了。
胡宽一听,摇摇头道:“那不是延绥巡抚的帅旗,认不出来。”
说完之后,他犹豫了一下,又解释道:“你知道大哥以前不识字的,只能从旗帜、颜色、形状上去认。这个文官的旗帜以前没见过,因此不识得。”
胡广调整着单筒望远镜的焦距,耐心地看着:“嗯,姓洪。边上还有一行字,我再仔细看看……”
忽然,他声音有点失常地惊呼道:“洪承畴?!”
“公子,你认识?”一边的胡汉三听到胡广异常的声音。不由得问道。
洪承畴这个名字,只要稍微知道一点明末历史的人,谁不知道这个有本事的笑话般的软骨头人物。
他能从普通的一个贫穷小子一直做到巡抚、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确实有能耐。可他最后却是松山一战,葬送明军仅余的精锐。
崇祯皇帝以为他必然会殉国,为此辍朝三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
结果消息传来,他叛国了!
不要了祖宗之后,洪承畴一心为满清谋划,可谓是鞠躬尽瘁。明朝最终没有一丝反攻能力,与他帮满清出谋划策分不开。但结果呢,被满清皇帝钦定为《清史.贰臣传》中的人物。
洪承畴的人生,真是一个笑话!
胡广和绝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很不齿洪承畴的人品,却不敢小瞧他的能耐!突然发现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对面的明军之中,忍不住失声异常。
在历史上,洪承畴在官场走上康庄大道,也是源自于他镇压明末的农民起义。原本历史上,他对上农民起义军的第一战是崇祯二年,也就是明年。那一战,使他声名鹊起,从此受到重用,很快就升为延绥巡抚。
只是因为胡广的蝴蝶效应,他的第一战提前到了崇祯元年,还和胡广直接对上了。
胡广听到胡汉三的问话,马上便醒悟过来自己失态了。于是,他放下望远镜,神情有点严肃地对身边几个叫天军的高级将领说道:“城外的明军都是精锐,相信我不说你们也能看出来。如果在野外对上,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十战九败!”
这个其实也不用胡广说了,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也是知道的。也因此,每个人的神情都很严峻。
“不过我们现在有府谷县城,易守难攻,就算他们再精锐,可想攻进城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胡广说到这里,声音忽然提高了几分,充满了自信道:“我们对明军的攻城早有准备,只要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防守,就算他们再精锐,可在这大冬天的来打府谷县城,就凭他们这点人马,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胡宽和胡汉三以及刘大能等人都是军中出来的,多少都了解一些攻城的常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