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呵呵,你不懂,命运的神奇不是你能想象的。”诸葛亮呵呵一笑,没有说话,两眼望着远处,带着一丝惆怅。
他的心情很复杂,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诸葛亮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他的心情,大概纠结是一个很合适的词汇。
没错,就是纠结,诸葛亮的心情很纠结。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从未向现在这样纠结。而这种纠结从他听说刘基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诸葛亮很欣赏刘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为刘基符合他所有的政治诉求,是他心中最理想的明主。
汉室宗亲,年少有为,英勇果毅,爱民如子!
在诸葛亮的心中这是一个完美明主的化身。曾经,诸葛亮以为永远不会实现的理想,竟然忽然之间有了实现的可能。
但也正因如此,才让诸葛亮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之中。
身为白鹿学院行走,诸葛亮博古通今,对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如数家珍。因此,他明白,刘基作为一个人,很合格。但作为一个帝王,却不合格!
帝王无情!
这并不是一句贬义词,而是指,帝王应该抛弃所有的情感,一切都已利益为导向。这是一个合格帝王的基本素质。
也是一个有志在乱世挣龙夺鼎的诸侯的必备素质!
没有这个素质,就容易被情感左右,意气用事。就会被敌人针对,最终灭亡!
刘基对百姓的怜惜,将是他日后最大的破绽。
这在这一次出兵由拳的事上已经体现的淋淋尽致。
早在周瑜前往王朗处借兵时,诸葛亮便已经预测到。所以他才会通过诸葛瑾向刘基示警。
若是刘基当时出兵,夺下由拳海盐,周瑜纵然从王朗处借到兵,也无法经海路登岸。只能去余杭战场。
而余杭战场就是一个绞肉机,周瑜带来的万余兵马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以岳飞之才,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将他们消磨的一干二净。
到时岳飞出城反击,莫说严白虎,便是王朗的会稽之地,也能一举拿下。
拿下会稽,刘基将一统吴会两郡,倒是横扫江东就是顺利成章的事。
可惜,如此大好机会,便因为刘基的惜民,而被放弃了。
虽然此举令诸葛亮对刘基更加欣赏,但缺陷就是缺陷。这一次刘基为了百姓,放弃了一统江东的大好时机。
下一次谁知道他会不会为了百姓继续放弃更大的利益?
苍天不会总眷顾一个人,这样的机会能有几个?总是放弃如何能成就帝业?
况且,他的敌人知道他这个缺点后,若是根据这个缺点设计怎么办?
这一连串的问题无不代表着刘基的未来将充满坎坷,夺鼎机会更是渺茫!
一个好人,未必是一个好官,更不是一个好皇帝!
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刘基拥有着强烈的人格魅力,便如诸葛瑾,正是被这种魅力所吸引,才明知前途坎坷,依然投靠刘基的。
而诸葛亮也同样被这种魅力吸引的不可自拔。
但诸葛亮不同于诸葛瑾,诸葛瑾虽然诸葛瑾长子,世家大族派遣子弟到各个诸侯门下分别落子早就是惯例。诸葛瑾的选择只是代表他自己而已。
而诸葛亮不但代表他自己,他还代表着白鹿学院!
身为白鹿学院的行走,他的态度,就代表了白鹿学院的态度。
如果他投靠刘基,就代表了白鹿学院选择了刘基作为代言人!
沉重的压力让诸葛亮有些喘不过气来,他不能将白鹿学院送上一条明知必死的死路。
可是,如果放弃刘基,选择他人,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另一个真正惜民的诸侯吗?
即便找到,他的结果与刘基又能有什么区别?
一个没有了理想的人,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理想与责任的交织令诸葛亮痛苦万分,陷入巨大的纠结之中。诸葛亮知道,这是个死结,或者说,从他选择了这样的理想和责任后,就决定了他必然会面对这种纠结。
曾经他试图反抗,所以他默许了鱼儿去找刘基。
他希望刘基在听到事情的真相后,会毅然出兵,那会令他心中的纠结消失。因为这代表刘基不是那种为了百姓可以牺牲一切的人。
但他又不希望刘基出兵,因为那同样代表着,刘基虽然比其他诸侯强,但也有限。他心中会更加失望。
在复杂的心情中,他等来了鱼儿因为没有诸葛瑾引荐,而没有见到刘基的消息。不知为何,听到这样的消息,他竟然有一种送了口气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命数吧,是天意让刘基错失了一统吴会的契机。”诸葛亮喃喃自语。
后来刘基出兵,诸葛亮跟鱼儿也赶了辆马车慢悠悠的赶往由拳。
因为他在不经意间算到周瑜会在由拳埋伏刘基,而之后他又不经意的将这事透漏给了鱼儿。
早就因为,没有提醒到刘基而悔恨万分的鱼儿,立即跳起来,要赶去由拳救刘基。鱼儿知道自己救不了刘基,便要强拉诸葛亮一起去。
诸葛亮半推半就之下,便答应了。
“就去帮他一次吧,也算是对自己这幼稚的理想的一个了结。反正以他的性格,就算是逃过这一次,也逃不过下一次的。”诸葛亮颇有些自我安慰的想到。
……
密林大营,中军大帐。
张魅娘的到来不论是周瑜还是虞